保费同比增长27倍,内地访客赴港投保风险需警惕
大河财立方
2024-02-29 10:49:21
2023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个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约为59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7倍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春旺 】近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发布2023年保险业数据,2023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个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约为59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7倍,超越疫情前2019年水平,仅次于2016年727亿港元的历史高峰。

全面恢复通关 累积需求释放

疫情后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热潮持续。

香港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2023年总出入境人次约2.12亿,较2022年上升39倍。全年的访港旅客入境人次约3400万,较2022年上升55倍。其中,内地访客入境人次约2676万,较2022年上升70倍。

“新造保单保费强劲增长主要是过去几年累积的需求得到释放。”香港保监局行政总监张云正表示,过去几年的防疫措施使得香港与内地通关受到限制,随着2023年恢复全面通关,内地访客来港投保显著反弹。

“内地中高净值人群相对还是比较热衷购买香港保险的,新冠疫情三年往返香港受到很多限制,赴港投保也受到很大影响。”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独立保险经纪人冯巧杰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2月初以来,香港与内地通关恢复,人员流动高速增长,随之带动投保保单及保费金额增加。

内地访客青睐香港保险,一个重要原因是保单的整体预期收益率比内地保险产品高不少。“不少有留学移民或者境外资产配置需求的人,会选择购买香港保险。”冯巧杰说,以分红储蓄险产品为例,香港地区分红储蓄险产品的长期预期收益率可达年化7%左右水平。

相关研报分析称,随着大湾区保险业“互联互通”的进一步发展,香港保险售后服务中心有望加速落地,从而有望进一步提升内地居民赴香港购买保险的体验感,更好地解决理赔后顾之忧,同时有望为香港保险业带来更多增量。

保费融资活动明显放缓

香港保监局最新数据指出,新造保费中,保费融资业务占比已由2022年的43%下跌至2023年的21%,2023年第四季度更跌至多年来单季最低水平的9%,反映投保人在高息环境下对保费融资态度审慎。

所谓保费融资,是指客户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用于保单购买,同时该保单被视作抵押品。当保单回报高于贷款利息成本时,客户除了享有保险的保障外,还可以赚取息差。因此,近年来,保费融资在香港金融市场上广受消费者欢迎。

但保费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就保费融资保单,香港保监局于2022年和2023年分别收到28宗和50宗相关投诉,主要内容涉及中介人在销售过程中未提及有关风险,以及保单条款、借贷利率等资料不实或误导。

香港保监局长期业务部主管吕愈国表示,市场走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投保人可能认为目前利率已经见顶并将逐步回调,正考虑使用保费融资;亦有投保人可能担心高息仍将持续或保单回报不及预期,打算终止现有保单。

香港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称,过往两年,利率急升,低息环境终结,投资市场剧烈波动,保单持有人和业界亦受影响。在过往低息环境下,投保人希望透过保费融资赚取保险产品与贷款当中的息差,借助杠杆效应放大保单回报,然而此举会同时放大风险及可能损失。希望投保人使用保费融资,投保前后均应充分考虑。

赴港买保险注意风险防范

早在2016年,原保监会对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就进行过风险提示。在业内人士看来,至今这些风险提示依然适用。

北京炜衡(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凯亮表示,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果在内地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徐凯亮说,与内地相比,香港法律诉讼费用较高,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同时,对于分红保险,香港保险市场化程度较高,未对红利演示做出明确要求,大多数产品通常采用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分红本身属于非保证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长期保持高投资收益率。

而在高佣金利益驱使下,一些保险销售人员往往对消费者进行误导,也会利用高演示利率夸大香港保单的收益,对产品保证性收益低、中途退保损失率高等风险则很少提及。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一方面,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另一方面,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如以期交保费方式购买长期寿险保单,也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

此外,由于文字、条款表述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内地居民对香港保单的相关内容难以深入了解,主要依赖代理人的讲解,而代理人讲解的全面性、准确性难以保证,加上代理人本身的流动性,这些都是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面临的潜在隐患。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