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记者 徐兵
“通过基金招商,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发现了一片海。”一位参会企业负责人这样比喻基金招商的影响力。
甲辰龙年,春寒料峭,河洛大地,草木竞秀。
2月22日,百家基金进洛阳产业峰会正式拉开帷幕。全国百余家基金机构、央地国企及行业龙头企业涌入洛阳。当天,洛阳雪天盛景与峰会现场的“热辣滚烫”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别样的画面。
随着百家基金进洛阳产业峰会的隆重举行,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此次峰会不仅是一次金融与产业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洛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全面展示。透过这一峰会,可以看到洛阳在多个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
开放的姿态和决心
开放育新机,发展增信心。
洛阳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城市,一直都是中原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目前,河南在私募基金管理领域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数量相对较少,大型民营基金管理机构匮乏,公募基金牌照也缺乏。洛阳同样需要面对并克服这些难题。
“基金入洛”是河南省“基金入豫”顶层架构下,洛阳作为副中心城市在龙年开端率先展示的开放新场景。此次峰会不仅将为洛阳带来丰富的资金和项目资源,更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优势和潜力的绝佳舞台。
洛阳借此机会向全国乃至全球展示开放姿态和发展决心,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这里是一片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投资热土,热忱欢迎各方有识之士前来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产业基础之坚实、潜力之大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现代产业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作为一座拥有深厚工业底蕴的城市,洛阳产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围绕全省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重点产业链的布局,洛阳集中力量发展5大产业集群和17条优势产业链。在新能源、新材料、新IT、新文旅、智能装备等风口产业上,洛阳去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营业收入达4200亿元。
洛阳正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拥有近2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洛拖、洛轴、洛矿、洛耐、洛玻等老牌企业焕发新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氢燃料发动机实现规模化应用,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而360数字创新总部、昇腾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未来产业的布局,更是让洛阳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
2023年,中州时代、百万吨乙烯等大项目的落地,带动22个新能源产业配套项目在伊滨科技城安家落户,36个石化新材料配套项目成功落地孟津绿色石化先进材料基地。光电器件、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新IT产业多点发力,营收增长15%以上,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而高端轴承、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智能装备产业的营收实现10%以上的增长,为洛阳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洛阳还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洛阳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鼓舞和鞭策。
基金与产业融合有无限可能
科技日新月异和市场不断拓展,让金融与产业的交融变得愈加紧密,也将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峰会上,一场场重要签约仪式接连上演,新基金设立、中央与地方合作项目、县区资本招商、基金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基金与创新平台的战略合作等多元化类别悉数亮相。这些重磅基金及核心合作项目首次披露,不仅为洛阳建设强大副中心、打造新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更为其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
而洛阳通过巧妙调动基金资金,正吸引着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纷至沓来。这些产业的落户,不仅为洛阳注入新活力,更在推动其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作为此次峰会的重要部分,河南省汽车产业联盟、现代医药产业联盟、新材料产业联盟专场交流会的召开,引来百家基金涌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洛阳产业链、创新链和资本链将会得到更加深度的融合和发展,也将推动这座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由于基金资金直接来源于社会资本,并投向具体项目,这使得投资方在项目选择上变得尤为审慎。这种市场化的筛选机制,无疑为洛阳政府带来更多优质、有潜力的项目资源。“通过基金招商,相当于引进一个高质量的项目库。”一位参会的金融机构人士说道。
的确,基金的介入不仅极大提升项目招引的数量,更在质量上实现质的飞跃。洛阳正借助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书写着无限可能。
良好的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不能缺少。近年来,洛阳以其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了广泛赞誉,特别是在文旅产业领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洛阳在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企业家们打造一片繁荣发展的热土。
洛阳通过精简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成功构建了高效便捷、优质服务的营商环境。
在文旅产业方面,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尤为突出。企业家们在洛阳投资文旅项目时,能够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快速完成相关手续,使项目能够迅速落地并投入运营。同时,洛阳政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为企业家们解决后顾之忧。
譬如,随着洛阳汉服的兴起,洛邑古城周边汽修一条街成功变身为汉服一条街,成为洛阳文旅产业的一个亮点。去年,老城区新增市场主体数量达到6760户,总数达到3.2万户。今年,该区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抓好“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交房即交证、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等五件事,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监管,并新增2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网办、一次办”。
在营商环境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选择在洛阳投资文旅产业。他们充分利用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出一系列具有独特魅力的文旅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未来,洛阳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更多企业家提供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
总之,在这里,可以看到洛阳开放的姿态、坚实的产业基础、对产业升级的高度重视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这些优势不仅为洛阳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这座城市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洛阳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也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走进洛阳、了解洛阳、投资洛阳,共同为这座古城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见习编辑: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