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玉静】1月17日,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河南省成功发行246.82亿元再融资专项债。这是2024年开年以来,首个地方发行地方债。这也意味着2024年地方债发行正式开启。
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目前已有28个省市披露2024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规模约1.67万亿元。不过,从整体节奏来看,1月地方债发行节奏较去年偏慢。
对此,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2023年四季度接近1.4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和1万亿元增发国债的发行等因素,年初加快新增地方债发行的迫切性不强,这可能是1月发债进程大概率会低于去年同期的主要原因。
地方债发行开启,
前三月新增地方债或呈现逐步加快趋势
1月17日,河南省成功发行246.82亿元再融资专项债,票面利率为2.62%,这是2024年首个地方发行地方债。
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随后大连、山东、湖北等省市也将陆续发行2024年地方债。
据大河财立方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7日,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厦门、安徽、宁波、青岛、天津、四川等28个省市披露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规模约1.67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额8252.34亿元,再融资债券额6220.52亿元。
从各省市规模来看,山东、四川、江苏、浙江、贵州、江西等地一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规模较大,均超过1000亿元。
不过,从时间进度来看,2024年地方债发行较去年节奏较慢。冯琳表示,去年四季度有接近1.4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和1万亿元增发国债发行,政府债券整体供给规模较大,其中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资金也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这较大规模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有效缓解了短期财政收支压力。同时,从稳增长角度看,去年12月中下旬,发改委下达了增发国债的两批项目清单,涉及增发国债金额超过8000亿元,显示1万亿元增发国债中超八成已落实到项目。这意味着,国债资金的到位将对一季度基建投资形成拉动,从而起到稳定年初经济运行的作用。从以上角度看,年初加快新增地方债发行的迫切性不强,这可能是1月发债进程大概率会低于去年同期的主要原因。
兴业研究指出,根据相关报道,近期监管部门已向地方预下达了2024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随同下达的还有提前批一般债额度。相较历史同期,2023年提前批下达额度的时间节点大致为2022年11月,可见2024年提前批下达额度相对偏晚,加上专项债发行需经过相关审核程序,由此或会影响1月的发行进度。从月度发行节奏来看,1月—3月新增地方债或呈现出逐步加快的趋势。
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增长取向,
2024年特殊再融资债将继续发行
地方债的发行能够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保障等提供资金,起到稳定经济社会运行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土地市场下滑导致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较大,以及对地方隐性债务的严监管导致城投新增融资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发行地方债更加成为地方政府保持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处于较高水平,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影响的重要途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
在此背景下,2024年地方债发行有哪些关注要点?
冯琳表示,2024年地方债有两个重点值得关注:一是当前宏观经济依然面临房地产低迷、内需不振等下行扰动。为引导经济运行向常态化回归,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意味着财政政策还将继续保持稳增长取向。为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预计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较2023年小幅增加0.2万亿元。二是2023年用于置换隐债的特殊再融资债超预期放量发行,年内发行量近1.4万亿元,预计随着本轮化债持续推进,2024年特殊再融资债还将继续发行,但规模存在不确定性,预计将在1.0万亿元—1.5万亿元。
预计全年地方债总发行量约为8.4万亿元—8.9万亿元
从全年发行节奏来看,兴业研究表示,2024年整体发行节奏在第一、第三季度规模较高,赤字率3.2%的情境下,分别约2.31万亿元、2.63万亿元;赤字率3.5%情境下,分别约2.33万亿元、2.65万亿元,前三季度均在2万亿元以上。地方债发行规模高峰在第三季度,第三季度是传统地方债发行高峰且到期规模较高。其次是第一季度,新增地方债规模较高,但到期规模偏低。从历史情况看,稳增长压力较大的季度往往是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较高季度,且由于发行与使用的时滞,新增专项债发行或略有前置。2024年第一季度稳增长压力相对较大,提前下达部分或多在第一季度发行。
在再融资债券方面,兴业研究指出,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化债的政策或将延续,但规模或低于2023年。在一定化债压力下,到期债券或全部续发,预计2024年仍会延续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化解存量债务的政策,即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与到期比率仍将高于100%。同时考虑到剩余债务空间相对有限,且2023年已有部分高风险地区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用于缓解化债压力,2024年使用存量额度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规模或将有所减少。
“综合来看,预计2024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为8.05万亿元—8.11万亿元,较2023年减少1.68万亿元—1.66万亿元。不过,在上述基准情境下,可能存在一部分额外供给的超预期情况,截至2023年末,限额内剩余额度为1.45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剩余额度为0.69万亿元,专项债务剩余额度0.76万亿元。化解隐性债务或仍将占用历史剩余额度,参考2022年第四季度盘活5000亿元历史剩余额度的政策,在化债的同时,主要可动用专项债额度发行新增债券。在基准假设下,假设上述两种用途合计动用历史存量额度1万亿元左右,由此,地方债规模或将增加至8.94万亿元。”兴业研究指出。
冯琳表示,从2024年地方发债总额来看,新增债方面,预计2024年地方财政赤字规模约为0.8万亿元,对应新增一般债额度0.8万亿元,同时新增专项债额度将为4万亿元,由此新增地方债规模合计将达4.8万亿元。再融资债方面,2024年地方债到期量为3.0万亿元,参考过去几年地方债到期的再融资比例,预计全年用于偿还到期债券的再融资债发行量将为2.6万亿元,这意味着在这方面会出现约0.4万亿元的净偿还,不过,2024年可能还将有1.0万亿元—1.5万亿元的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由此,预计2024年地方债净融资额约为5.4万亿元—5.9万亿元,总发行量约为8.4万亿元—8.9万亿元。
责编:王时丹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