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承保莫动“歪脑筋”!这家财险接连被罚
大河财立方
2024-01-05 13:00:32
都邦财产保险驻马店中心支公司因跨省承保异地车辆再次被顶格处罚;除了缴纳罚款之外,监管机构还对当事负责人以及该机构进行警告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跨省“抢单”一时爽,顶格处罚悔断肠。

近日,都邦财产保险驻马店中心支公司因跨省承保异地车辆再次被顶格处罚。除了缴纳罚款之外,监管机构还对当事负责人以及该机构进行警告。

实际上,保险公司频繁地进行跨省“抢单”操作,这种行为不局限于车险,还已扩散至多个保险类别。“这种跨省违规经营行为已踩到监管红线,将会干扰市场秩序,对保险业的稳健发展构成了不利影响。”河南监管部门人士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

多家险企因跨省经营违规被罚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驻马店监管分局一则行政处罚显示,都邦财产保险驻马店中心支公司因跨省承保异地车辆,被警告并处罚款3万元。时任该支公司车险部负责人邓某被警告并罚款1万元。

这一处罚引发了业界对于保险公司跨省经营行为的关注。

记者查阅《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对于违反规定的保险公司或其从业人员,一旦查实有违法所得,将被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罚款金额不得超过3万元。此次对都邦财产保险的处罚,可谓是顶格处罚,也显示了监管部门对于此类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事实上,对其顶格处罚一点也不冤。

就此次处罚之前半年内,8月23日,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阳中心支公司也因违规跨区域经营车险业务,被警告并罚款3万元。不仅如此,而在近期都邦财产保险也因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其葫芦岛中心支公司、齐齐哈尔中心支公司接连被罚。

也不止都邦财产保险一家。

例如,2023年12月25日,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兴支公司因承保异地车险业务被警告并罚款0.54万元;同年11月13日,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中心支公司因跨区域经营保险业务等违规行为被警告并处罚款73万元;5月26日,人保财险商洛市分公司也因违规开展异地车险业务被警告并罚款1万元。

跨省抢单操作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再局限于车险领域,还扩散至多个保险类别。

中路财险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2023年9月,该公司因个别人员虚假承保非车险业务、违规承保异地雇主责任险业务以及借用通道变相自行开展高风险领域投资等违规行为,被合计罚款212万元。这一巨额罚款也再次提醒了其他保险公司要严格遵守监管规定。

“进行跨省跨地区的销售活动,本身就承担着可能遭受监管处罚的风险。”河南一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但尽管如此,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仍有部分业务员为了追求业务佣金而采取不当行为。例如误导客户填写非真实地址等信息,这种错误的客户信息不仅会给客户带来潜在的理赔风险,还会影响保险公司的声誉和长期发展。

跨区域经营会扰乱市场秩序

在2015年修订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对异地投保的限制。其中,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二条指出,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业务,但允许在符合原银保监会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共保、经营大型商业保险或统括保单业务,以及利用互联网、电话营销等方式进行跨地区承保。这一规定旨在保障保险业务的合规性和市场秩序的稳定。

上述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说:“车险、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等并不符合大型商业保险或统括保单业务的例外条件。”因此,这些保险在异地投保后若出险,消费者常面临高昂的维权和沟通成本,增加了消费者负担,不利于其权益保护。

车险在保险公司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和利润。或许是利益驱动,一些保险公司为争夺业务而无视合规,导致车险市场乱象频出,尽管多次受罚,但仍屡禁不止。

另一家国内大型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他认为,随着车险市场监管加强、商车费改推进和自主定价系数规范化,各地区车险产品价格呈现差异化。由于折扣系数、业务压力和佣金价格的地区差异,一些保险公司采取不正当手段,通过异地承保争夺市场份额。这种行为严重扰乱车险市场秩序,给消费者带来极大风险。“消费者可能面临后续理赔困难、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无法获得应有保障。”

“财险公司违规跨省承保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保持利润。一些公司可能认为跨省承保能够增加业务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但忽视了其中的风险和合规问题。”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资深保险分析师袁帅也如是表示。此外,一些公司可能也存在内部管理不严格、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跨省承保的违规行为发生。

记者注意到,为完善车险市场,原银保监会在2020年9月发布了《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指导意见》,明确在提高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基础上,考虑各地区交强险综合赔付率水平,引入区域浮动因子调整道路交通事故费率。这意味着不同省份的费率浮动系数将因地制宜。

有业内专家认为:“基于各地损失经验,车险保费存在差异。若允许异地投保,可能引发逆选择现象,威胁保险机构稳健发展。”特别是在当前车险改革背景下,跨区域经营会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因此,原银保监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异地业务跨省流动对市场秩序的干扰,并敦促保险公司树立“合规意识”,维护市场稳定和消费者利益。

上述河南监管部门人士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这种跨省违规经营行为干扰市场秩序,对保险业稳健发展构成不利影响,这也是对其进行处罚的根本原因。“保险行业对于市场中的任何乱象都不应抱有侥幸心理,各地的监管机构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展现出了坚决的态度,一旦发现便立即打击,会严格执行快速且严谨的查处措施。”

一些特殊情形需注意

尽管《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对于跨区域承保有着明确的限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允许保险公司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异地承保。

大河财立方记者从监管部门获悉,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异地承保是被允许的。例如,当外地车牌的车辆长期在本地使用时,只要车主能够提供完整的验车手续和其他必要材料,保险公司可以对其进行承保,这并不构成违规行为。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某些车主因短期出差工作或探亲等原因来到河南,却恰逢车险续保期。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车主能够提供相关证明,如工作合同、探亲证明等,保险公司同样可以为其办理续保手续。

“这些灵活的规定更加注重考虑车主的实际需求和主观意愿,而非单纯地通过营销手段来争取客户,旨在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消费者权益。”上述监管部门人士称。

但这并不意味着跨区域承保就完全放开。

监管部门在检查过程中,仍然会重点关注异地承保的数据情况。一旦发现大量涌现的异地业务单,往往会将其作为违规行为的预警信号进行深入调查。因此,保险公司的业务部门在开展业务时,也需要对此类特殊情况进行严格地把控和审查,确保每一笔业务都符合监管要求和公司内部的合规标准。

上述保险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为了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公司内部通常会建立一套完善的审核机制,对异地承保业务进行逐一审核。同时,还会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了解监管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确保公司业务与监管要求保持同步。

“随着监管力度加强,监管部门可能会对财险公司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而维护市场秩序。”袁帅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这也要求财险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从而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此外,推进信息化也十分重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监管部门可以加大信息化监管的力度,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财险公司进行全面、精准地监管。

见习编辑: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分享至: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