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回顾2023年,在“困”与“韧”之间,国内银行业谋变,在政策引领下寻求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一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成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规则迎来重大调整;各省联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速。
这一年,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进行下调,惠及超5000万户、1.5亿人;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年内三次下调存款利率。
细数2023年,银行业有哪些令人记忆深刻的大事件?影响几何?让我们一同回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自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时隔6年再次召开全国性的金融工作会议,且此次会议升格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会议还指出,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
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不再保留中国银保监会。
对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具体监管职责,上述改革方案提出“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的要求。至此,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从“一行两会”迈入“一行一总局一会”新格局。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2023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引导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贷双方有序调整优化资产负债,降低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9月25日起,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进行下调。
11月6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披露,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工作已基本完成,超过22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惠及超5000万户、1.5亿人,每年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亿至1700亿元,户均每年减少3200元。
年内三次下调存款利率
2023年,在监管部门引导下,国有行率先掀起多轮存款利率下调,股份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陆续跟进下调。
6月份,国有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基本在10~15个基点。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相比短期利率,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幅度较大,部分银行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个基点左右。
9月份,多家银行宣布下调中、长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普遍分别下调10bps、20bps、25bps、25bps。
时隔三个月,国有大行存款挂牌利率再迎新一轮调降。12月21日,工商银行发布《调整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相关说明》称,为进一步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自2023年12月22日起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各地省联社改革提速
2023年,在“一省一策”政策推动下,各地省联社改革再提速。
8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两则批复,同意筹建辽宁农村商业银行和河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8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批复,同意筹建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
此外,甘肃、新疆、广西等地明确将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四川等地将申请组建省级农商行。年内已有8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多数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2023年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撰文称,持续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动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和风险化解。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发布,商业银行杠杆率不得低于4%
时隔十余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规则迎来的重大调整。2023年11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方法》),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资本监管。
《办法》提出, 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除上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外,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不得低于4%。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满足上述最低杠杆率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满足附加杠杆率要求。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杠杆率要求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另行规定。
责编:任浩鹏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