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文 朱哲 冉衡 李博 摄影】战新“郑”兴,聚势赋能。12月26日,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融对接暨产业集群推介会在郑州举行。活动现场,郑州市发展改革委公布首批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其中,郑州巩义市铝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入选。随后,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闫龙涛对巩义市铝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推介。
闫龙涛介绍,巩义市铝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位于巩义市境内,由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回郭镇园区、站街园区作为集群的核心承载区。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规划面积37.67平方公里,主导产业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高端装备制造、高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是全国最大的铝板带箔加工基地开发区,是全省4家产值超千亿的开发区之一。
【特色1】产业集聚,规模领先
2022年,集群铝板带箔加工产量590万吨,占河南省的57.6%,占全国的28.4%,现有年铝产量超过30万吨的企业7家、亿元以上企业39家、超百亿元企业2家、省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6家、全国铝板带箔30强企业4家、上市企业3家,产业工人4.5万余人。
2022年,集群主要业务收入1087亿元,税收完成19亿元,铝精深加工作为集群主导产业,占集群经济总量的75%,吸纳集群88%的产业工人。
明泰铝业铝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均位居国内前列;中孚高精铝易拉罐料占全球市场的10%;万达铝业在交通用铝、易拉罐盖料等方面全国市场份额均超30%;鑫泰铝业专注高端铝幕墙板、生活用铝基材;恒通铝业独占全国高精铝单板20%以上市场份额,龙头企业多赛道领跑。
【特色2】战新引领,链式发展
集群铝产品涵盖电池软包装用铝、电子电容器用铝、轨道交通用铝、汽车轻量化铝材、生活用铝等,基本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铝压延加工多数门类,形成了铝加工产业从电解铝到铝压延加工及铝终端产品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其中,明泰铝业的低碳3004高强度蜂窝芯材铝箔荣获2022中国铝箔创新奖。
【特色3】装备先进,行业领先
集群在整体装备技术水平和装备生产水平居国内领先。铝装备方面在用热连轧生产线6条,占全国在用热轧线的近40%;冷轧生产线43条,其中冷二连轧、六辊冷轧、超宽超快冷轧线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箔轧生产线39条,装备水平居同行业前列。
【特色4】创新驱动,重点突破
集群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7家,郑州市级研发平台11 家,国内行业领先的研发团队4个,谋划建设产业研究院5个。明泰铝业、中孚高精铝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多项新技术荣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并引入生产带来能效提升。
【特色5】数智转型,融合发展
集群聚焦数字化管理,建有覆盖全区的铝资源共享、全流程生产领域在线综合管理等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全区原材料集采、产成品共享库存、产成品园区就地消化等一体化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铝产品智能仓储,全区目前已建成智能仓库6座,实现了大宗产品的立体智能化储存配送,义瑞新材料立体智能仓库实现了铝材从坯料到成品的全自动无人储运管理。
【特色6】绿色低碳,活力充沛
集群拥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绿色供应链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绿色新型铝合金产能已突破120万吨。
【特色7】产业协同,聚链成群
集群产业协同耦合已初步形成。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深化拓展供应链合作关系,面向中小企业发布采购需求,铝板带箔园区就地消化率超30%。以中国物流集团铝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项目为支撑,用好河南国储339处、431处和象道物流等平台,结合巩义5.5万吨铝交割库现货交割能力和铝保税仓,保障了铝供应链的稳定。
【目标】力争2025年集群产值达1300亿元
闫龙涛表示,下一步,按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要求,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将积极发挥现有产业、产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以争创国家级、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提效能、强研发,推产品,争取尽快建成2000亿级有色金属加工集群。
到2025年,集群产值达到1300亿元,铝加工产量达到650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引领全国铝精深加工潮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高精铝都”。
到2035年,铝精深加工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全面掌握铝精深加工核心装备自主制造能力和产品定价权,成为国内领先的新兴产业发展标杆集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铝精深加工产业高地基本形成。
记者了解到,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融对接暨产业集群推介会由河南省发展改革委、郑州市政府指导,郑州市发展改革委主办,大河财立方承办。此次活动的举行,旨在梯次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据介绍,近年来,郑州市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了一批以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目前,郑州市已获批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5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责编:任浩鹏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