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赖苏婷 北京报道】北京是否取消土拍限价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12月19日,北京对土拍规则进行调整,但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规定“不同土地用途明确土地出让价款”,依然未提及取消限价的内容。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北京土拍新规修订与“取消地价上限”的逻辑有其一致性,都是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预计未来核心城市的土地价格出现整体上涨的趋势。
新规对三方面内容进行修订
12月19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发布《关于明确商品住宅用地项目相关土地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具体来看,一是对于新发布出让公告的住宅用地搭配公建用地出让的项目,将在公告(预申请公告)中分别明确住宅用途、公建用途的起始价,并按照各自用途起始价占项目起始总价的比例,确定土地成交价款中溢价部分住宅用途、公建用途所占比例。
同时,将在出让合同中分别明确住宅用途、公建用途各自的土地成交价款,将在出让合同补充协议中分别明确地下车库用途、仓储用途等各自的土地价款。
二是对于新发布出让公告的纯住宅用地项目,将在出让合同补充协议中分别明确地下车库用途、仓储用途等各自的土地价款。
三是对于正在公告及 2021年以来已成交且尚未全部办理完成网签手续的项目,按上述原则执行。
今年以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围绕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工作广泛听取市场主体声音,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不断优化政策工具。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分用途明晰地价款的做法正是对市场主体合理化建议的及时回应,也是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信息透明度的重要举措,优化后将更有利于企业据实核算不同用途土地开发成本,提高投资决策的精准度。
“《通知》的目的是优化商品住宅供地环境,也体现对房地产企业拿地需求的重视。”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朱丽平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有助于落实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对土地的精细化管理,也有利于房企提高投资决策的精准度。
“当前市场主体对土地的成本比较敏感,对土地价格进行精细化管理,避免了地方政府把公共设施的成本转嫁给开发商,给予了开发商一定支持。”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专家:有利于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土地价格或出现上涨趋势
今年以来,土地市场较为引人关注的调整是“取消限价”。朱丽平认为,“取消地价上限”和当前北京土地新规有一致性。
“《通知》中合理的土地市场规划有助于房企准确把握土地市场,对土地市场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目前土地市场正在回温,‘取消地价上限’可以提高市场活跃度,积极推进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两个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市场活跃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朱丽平说。
对于新规给未来北京土地价格带来的影响,朱丽平认为,后续随着各地土地市场的回暖,相关土地新的政策内容会增加,未来核心城市的土地价格整体上涨是趋势所在。
据悉,11 月 27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发布《2023年度第四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以下简称《清单》)。
根据《清单》可知,北京今年第四轮土地供应计划于2023年11月28日至2024年2月28日开始施行,共涉及地块13宗,土地面积65公顷,建筑规模126万平方米。
从地块选址看,本轮供地计划加大向城市副中心和平原多点地区土地投放力度,九成以上项目位于该区域。同时,本轮拟供项目全部位于“两区”与三城一区范围以及城南行动计划覆盖区域等重点功能区。
此外,网站还同时发布4宗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共计17公顷,其中3宗位于丰台区,1宗位于房山区,上述地块将于明年1月初成交。
近期,多地取消土拍地价上限,“北京拟在今年的第三批次供地中取消地价上限”的消息也随之传出,引发关注。
11月7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取消地价上限”为不实消息。北京市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目标,继续坚持“房地联动”,确保首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责编:任浩鹏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