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兰考:焦裕禄种下的泡桐,如何长出380亿现代家居产业丨河南经济地理⑨
大河财立方
2023-12-17 14:41:02
清脆泡桐声中,长出“中华民族乐器之乡”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 文 朱哲 摄影】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在兰考。

历史上,由于黄河改道北流,留下风沙、内涝、盐碱困扰,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下成活率高、生长快的泡桐幼苗,也播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经过改革开放45年的发展,昔日一株株泡桐苗,不仅孕育了驰名中外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乡”,也长出了380亿元规模、蓬勃生长的现代家居产业,还为兰考引来了环保、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清脆泡桐声中,

长出“中华民族乐器之乡”

作为改变兰考人命运的重要作物,泡桐的大面积种植治住了风沙,也带来了大量的泡桐木材,改革开放初期,堌阳镇徐场村民用泡桐木材生产风箱、电表盒等木制品并销往全国。

20世纪80年代,上海民族乐器厂琵琶制作大师张连根发现,用兰考泡桐制作的风箱鼓风时声音清脆,非常适合制作音板,后慕名来到徐场村,找到当地木匠代士永制作音板。

在深入了解之后,代士永发现音板做成乐器成品售价不菲,后于1988年独立创办了中州民族乐器厂,并从上海高薪聘请专业人才指导乐器生产,培养了兰考县第一批民族乐器制作人,也播下了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的“种子”。

1992年,兰考泡桐被当时的轻工业部认定为最适合做音板的材料。2000年8月,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堌阳镇合资设立了上海牡丹民族乐器有限公司(也称牡丹厂),该厂落地为当地民族乐器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也为当地民族乐器产业向上生长奠定了基础。

到如今,作为兰考民族乐器产业先锋的徐场村,106户居民有95户都在从事民族乐器的制作和销售,2022年产各类民族乐器10多万台(把),年销售额达到1.8亿元。

2022年,兰考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乡”。

从堌阳音乐小镇南门进入,音乐小镇商业街两侧已经遍布民族乐器展示门店,全国知名品牌敦煌、朱雀,与本土品牌中州、焦桐、君谊、琴晟一起集聚成群。在展示门店后面紧挨的厂房里,一块块泡桐板材在这里经过晾晒、切割、箍形、上漆等一道道工序后,最终变身成为一件件精美的古筝或古琴。

“经过多年发展,兰考民族乐器产业体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海棠国乐创始人、兰考县乐器协会会长赵尚功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以古筝为例,保守估计兰考古筝产量全国占比超过35%,音板市场占比超过90%,且产品质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赵尚功介绍,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堌阳镇的民族乐器产业链也持续完善,在音乐小镇里就可以买到古筝、古琴的全部配件和专用生产工具,实现了全产业链自主。“尤其是专用生产工具,多由当地心灵手巧的工人,根据生产实际需求发明创造。”赵尚功表示。

“古筝的长和宽都有各自的弧度,此前并无专用生产工具。”赵尚功表示,专业化生产工具的发明,不仅提升了当地乐器产业整体水平,也助推全国民族乐器产业的高级化,目前已有七、八种较为实用的设备全国推广,应用领域涉及面板烘烤、固定成型、抛光打磨等。

堌阳镇人民政府副书记丁晓东表示,截至目前,兰考县民族乐器相关企业超过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家,全县民族乐器年产值达到30亿元,1.8万人端稳“乐器饭碗”,这里不仅是原材料生产基地,也拥有足够的产业工人。

“随着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苏州民乐一厂和深圳佳音王等龙头企业相继进驻,目前兰考民族乐器产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丁晓东表示,行业龙头的到来,客观上有利于民族乐器产业发展,促进优胜劣汰,未来争取孵化出1到2家上市企业或3到4家规模较大的企业。

只有蛋糕足够大,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持续进阶,龙头和其他企业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全国龙头品牌落地,将为兰考民族乐器产业增添新鲜血液,将进一步助推该产业做强、做优和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兰考县发改委主任曲杰表示,为更好地服务兰考民族乐器产业发展,目前堌阳音乐小镇二期已经开建,未来将共同奏响产业发展新乐章。

丁晓东介绍,为进一步壮大当地民族乐器产业,建设音乐小镇二期的同时还将建设音板交易市场、检测中心、声音实验室以及大型共享喷漆房,让好木材都能用在好筝上。

赵尚功介绍,下一步协会将依托原料和产品优势,以产业集群为中心,打造涉及生产、研发、教学、电子商务、工业旅游和信息化等六个方面平台,提升堌阳当地民族乐器产业优势。

 

厚重的泡桐,

孕育出380亿规模现代家居产业集群

 

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在兰考的其他乡镇,不少个体户以泡桐木材为原料,继续沿着木材加工这条路,从简单木器加工开始,逐步向家具领域扩展。后续的发展中,不少个体户逐步进阶现代化企业,并在市场竞争中走向高级化和现代化。

兰考县商务局副局长刘凯介绍,改革开放之后,兰考县家居产业正式起步,到1992年,全县泡桐制品专业户就超过200户,产品畅销国内外;到2003年,兰考县木加工企业已超过100家,其中规上企业超过30家,板材加工个体户超过4000户,泡桐木装饰条加工户超过8000户,基本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格局;2003年之后,兰考木器加工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出口影响力进一步增加,泡桐木拼板、成套家具则成为不少乡镇产业园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三环木业等代表企业成长为出口创汇大户。

2014年,兰考县根据县域治理“三起来”总要求,将探索“兰考之问”与当地厚重木器加工产业结合,现代家居产业很快被兰考当做支柱产业来进一步培育。

两年后,随着索菲亚、江山欧派、喜临门、曲美、皮阿诺、大自然6家一线家居品牌集体入驻兰考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兰考经开区)“一河两岸”片区,打造国内最大的现代家居产业园区,兰考县快速形成了以兰考经开区为龙头、六个乡镇配套产业园为支撑的“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格局。

随后,作为家居板材配套的鼎丰木业和万华禾香相继在兰考经开区建厂,包括TATA木门、艺格木业、郁林木业等龙头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古川家居在兰考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其他配套如立邦漆、CTC国检集团等企业和知名企业五金仓库也纷纷在兰考落子,助推兰考现代家居产业也逐步从“分散”走向“体系”,从“开放”走向“精准”,从“无序”转为“有序”,并逐步形成“横线成群、纵向成链”的新发展趋势。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强。”兰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孔德福表示,以喜临门为例,随着其兰考基地建成投产,其主力产品床垫配套企业相继来到园区,并形成一个小生态,即便出现疫情或其他原因,喜临门兰考工厂依然能够实现良性运转。

实际上,围绕“喜临门兰考工厂”的小生态,是兰考经开区现代家居大生态的一个缩影。鼎丰木业和万华禾香生产的板材、立邦漆和五金仓库内的五金产品,就近分发到各家居企业,直接就被加工成各式现代家居定制化构件,后通过大型物流集散中心发往全国各地。

六大龙头家居品牌的到来,进一步强化了本土家居企业品牌意识。作为闫楼乡现代家居产业代表企业,河南京华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华木业)总经理薛世恒告诉记者,目前企业自有品牌营业额占比达到70%,其余收入则来自知名品牌代工服务。

据悉,京华木业主要产品为木门和全屋家居定制。“目前公司正推进智能化升级,以提升工厂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向一线品牌靠拢。”薛世恒表示。

与其一路之隔,河南禾益木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桐木家具、桐木拼板和其他桐木家居饰品,产品主要出口日本。

兰考县科工信局副局长王永刚表示,截至目前,兰考县已有木材加工及配套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7家,产业链完整度达62%,2022年现代家居产业总产值38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家居产业快速进阶的同时,兰考县也被认定为国家级出口木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予的泡桐及其制品生态原产地保护单位,并获得“国家级出口木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河南省唯一木制品出口基地”等荣誉称号。

今年5月,首届中国·兰考定制暨软体家居博览会成功举办,现场签订订单接近4300个,为企业后续带来经济效益12.1亿元,签约重点项目49个,总投资规模超过140亿元。

王永刚表示,今年上半年,兰考现代家居产业多家大型企业营收都实现100%以上增长。

蓬勃的泡桐,

正助推现代家居产业集群规模破千亿

 

走进古川家居的生产车间,大河财立方记者看到,由鼎丰木业或万华禾香生产的板材,被工人“喂”进半自动化生产线,之后就变成一个个定制化的构型,然后经过检测、包装、扫码、装车一气呵成,由于大量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现场几乎看不到人工加工板材的情形。

古川家居总经理张民贞介绍,公司车间很早就实施了数字化改造,通过上线的ERP系统,企业客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就可以查到订货的生产进度。

据悉,因为看好兰考县的原材料、产业链和成熟工人众多优势,古川家居2016年就从广东来到兰考并扎根生长,最初专注木门产品,后逐步向全屋定制产品方面延伸。“兰考县政府非常重视家居产业,把现代家居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都整合到兰考,这大幅降低了企业在原料采购和成品运输方面的成本。”张民贞表示。

“得益于兰考县的全力支持,古川家居落地以来年产值持续增长。”张民贞介绍,从2016年至今,企业的年产值从5000万元一路增至2022年1.2亿元,随着企业知名度提升,下游渠道更加宽广,企业将今年的产值目标设定为1.8亿元,目前进展十分顺利。

“目前公司计划再上两条专门的全屋定制自动化生产线,新的生产线不仅用人更少,达产时间也更短,基本上可实现物料生产全过程不落地,而且生产效率更高。”张民贞告诉记者,计划到2025年,公司的年产值将达到3亿元,推动企业品牌形象持续进阶。

实际上,古川家居快速发展,只是兰考县现代家居产业推进“裂变倍增”的一个缩影。

王永刚介绍,今年以来,兰考县现代家居产业园区深入贯彻“1314”行动战略部署,大力开展项目裂变、产值倍增、总部迁移等专项行动,推动兰考家居产业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兰考县还出台了《重点企业裂变倍增行动工作方案》《兰考县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明确开展总部(子公司)迁移、项目裂变、产值倍增、企业上市等4个专项行动,以加快培养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同时推动更多企业总部迁址兰考。

王永刚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内裂变倍增企业已超过30家,今年前8个月产值达到84亿元,同比增速26.13%,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包括鼎丰木业、古川家居在内的多家企业总部迁移计划稳步推进。

此外,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兰考当地家居企业业务重点调整也同步推进。孔德福介绍,在每家企业坚持各自特色产品的同时,包括索菲亚、江山欧派、喜临门、曲美、皮阿诺、大自然等一线品牌在内的多家企业,纷纷加码全屋定制系列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曲线,推动企业产值快速增长。

孔德福介绍,下一步,兰考经开区将以“定制家居·智能家居”为发展方向,构建“互联网+家具+家装+供应链”的产业矩阵,充分发挥出品牌家居产业联盟“链主”带动作用,推动骨干企业从供应商向集成商转变,实现产业链整体提升。

曲杰表示,目前,在打造以兰东品牌家居配套产业园的同时,兰考县还在重点引进包括博洛尼、恒林家居、敏华控股等在内的设计、制造龙头企业,不断集聚上下游优质产业要素,打造设计、家居、家装、家电、软体、建材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高质量产业集群,形成从“原料供给—成品制造—家居定制—市场推广”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体系,同时加快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制度链、创新链、生态链五链耦合。

刘凯表示,目前兰考正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转型升级、产业配套等工作,并坚持大品牌带动、产业链匹配、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向,提质发展现代家居产业。“力争到2025年产业链完整度达到70%以上,基本形成主导产业生态体系。到2030年实现产业规模和质量双提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叫响‘兰考定制好家居,品质生活零距离’。”王永刚说。

 

引凤的泡桐,

为兰考引来环保、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作为一个奋力崛起的希望之城,兰考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也引起了不少其他产业龙头的关注,纷纷在兰考落子布局,并计划以兰考为战略支点,打开周边市场。

与此同时,兰考县的产业格局逐步完成初步重塑。王永刚介绍,兰考县目前已形成“3+5”产业体系。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现代家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既有传统产业,又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他的五个产业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包括民族乐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文旅研学、现代物流产业。

光大生态环保能源(兰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兰考公司)是节能环保产业的代表,其2015年就在兰考开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通过垃圾焚烧发电的方式,解决兰考城市和乡村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据介绍,该项目投资3.1亿元,已于2017年11月建成投产,此后6年间已处理生活垃圾超过100万吨,污泥数万吨,基本上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此外,光大兰考还决定投资3800万元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光大兰考经理马宇表示,项目已经完成签约,并于今年11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

除了光大兰考公司,兰考环保产业集群还有以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和废五金拆解再利用为主业的格林美,以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为主业的德盛科技,以植物秸秆发电为主业的瑞华电力。其中格林美2022年产值达到3亿元,德盛科技年处理能力达到1万吨、发电量超过7500万千瓦时,瑞华电力年利用秸秆20万吨,对应发电量超过8000万千瓦时。

在新能源领域,除了已经入驻投产的锂电池电解液生产企业兰一新能源,兰考县还在扎实推进国电投(兰考)新能源产业园建设,目前电能(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华耀光电、河北飓风、北京纯锂新能源、辉煌科技等企业已签约入驻。

打造500亿级绿色食品产业,畜牧业将成为打造新兴增长点的重要牵引。截至目前,北京首农、蒙牛现代牧业、正大食品、禾丰股份、晓鸣禽业等龙头纷纷在河南落地,业务涉及奶牛养殖、蛋鸡育苗、鸡肉和鸭肉养殖生产等。此外,兰考县还依托胜伟牧业、中羊牧业引进牛羊屠宰加工项目,依托杰林科技、华润五丰、花麒牧业培育肉牛、肉羊百亿产业集群。

做强传统食品产业,仅在谷营镇,就有包曲大姐、鑫合食品等17家企业在此集聚,合计年产值超过4.5亿元,带动就业岗位超过1300个,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模式,实现产品直供北京新发地和丹尼斯、永辉等大型商超。

此外,兰考县还与省药监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医药物流为着力点,主动承接医药GSP企业聚集,目前已签约落地医药企业7家;提质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兰考县以富士康为龙头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已吸引国电投、哈工大新材料等企业入驻,同时推动飞龙重工、洛尔克电梯等传统吊装机械转型“专精特新”,力争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王永刚介绍,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7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0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刘凯表示,下一步,商务局将进一步围绕兰考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精准实现兰考县三大主导产业和五个特色产业的强链、延链和补链,助推兰考县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未来,兰考县将牢固树立‘产业为基、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和重中之重,树立系统思维、专业思维、拼抢思维、有解思维、共生思维,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力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实践中拼出兰考新优势、跑出发展加速度。”曲杰表示。

责编:陶纪燕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