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伙人碰瓷酒驾司机组团敲诈被判刑
大河财立方
2023-12-15 16:25:24
碰瓷酒驾车主,利用对方害怕报警承担法律责任的心理对其勒索钱财,胁迫驾驶人出钱平事,这一行为已触犯了刑法。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通讯员 鲁维佳】碰瓷酒驾车主,利用对方害怕报警承担法律责任的心理对其勒索钱财,胁迫驾驶人出钱平事,这一行为已触犯了刑法。12月15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近日审结一起碰瓷酒驾司机的敲诈勒索案件,2名被告人李某、王某分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两万元、一万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2022年1月至6月期间,李某、王某伙同赵某等人(已另案判刑),多次在酒吧、餐馆等附近“盯梢”,发现他人疑似酒后驾驶车辆后,便驾车尾随,并伺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利用驾驶人员酒后驾驶机动车害怕被交警查处的心理,实施敲诈勒索。其间共故意制造交通事故6起,非法获利3.4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伙同王某等人,为谋取非法利益,采取驾车撞击制造交通事故的方式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该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还对其他行人和社会车辆的安全造成影响,危及公共安全,社会危害较大。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成立,予以支持。根据两名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前述判决。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不仅是违法行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还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犯罪目标。”承办法官随后提醒,近年来,不法分子通过“设局”制造交通事故,碰瓷酒驾司机的案件时有发生。此类犯罪多为团伙作案,团伙内部分工明确、手法隐蔽多样,性质恶劣,既危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也扰乱了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威胁着公共安全。不少被害人往往会选择破财免灾、忍气吞声,助长某些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一旦触犯法律红线,必将受到严惩。”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第二条 实施“碰瓷”,具有下列行为之一,敲诈勒索他人财物,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1.实施撕扯、推搡等轻微暴力或者围困、阻拦、跟踪、贴靠、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扣留财物等软暴力行为的;

2.故意制造交通事故,进而利用被害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或者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相要挟的;

3.以揭露现场掌握的当事人隐私相要挟的;

4.扬言对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人身、财产实施侵害的。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