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 贾永标 王鑫 司高妍 文 李博 摄影】ESG潮涌之时,河南企业ESG现状如何?下一步如何讲好河南企业ESG治理故事?这场会议给出了新的思路。
12月9日,2023(第十八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特别呈现活动——2023中原ESG领导者论坛在郑州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可持续发展,新动能增长”,由河南日报社、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办,由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河南上市公司协会、大河财立方承办,金沙酒业战略合作支持。
现场
百余大咖齐聚,纵论ESG新考题
大河财立方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来自河南日报社、河南上市公司协会的领导和与会专家、优秀企业代表近百人齐聚一堂,把脉河南ESG发展现状及痛点,共论河南ESG发展新思路和新路径。
“在河南,一批ESG理念的践行者,已经率先走在前列。近年来,发布独立ESG相关报告的河南上市公司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万川明在致辞中表示,ESG理念的践行和发展,主流媒体既是先锋队,又是放大器。河南日报社作为全省新闻宣传战线的主阵地、主力军、排头兵,在推动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不仅做好宣传引导,更躬身入局。
“本次论坛的召开,对加深ESG相关课题的认识,指导和丰富上市公司的ESG实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河南上市公司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康红仲称,上市公司当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共话ESG的未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多学、多看、多思、多研,以高标准的实践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增砖添瓦,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原力量。
康红仲表示,作为河南上市公司的自律组织,河南上市公司协会在河南证监局指导下,应充分发挥自律管理和服务职能,尤其是发挥专委会的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助力上市公司对ESG课题的认识和实操。与此同时,通过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帮助上市公司搭建ESG管理体系,为企业发展赋能。
发布
首份河南上市公司ESG报告重磅发布
在2023中原ESG领导者论坛上,首份河南上市公司ESG报告重磅发布。
据介绍,《2023河南上市公司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点击查看)立足河南,放眼全国,全面解读ESG在中国市场的成长历程,深入剖析ESG理念和实践在河南的发展。
《报告》指出,在全球2000多项关于ESG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中,有大约90%的研究发现,ESG风险较低的公司有更好的机会来提供可持续的财务表现,ESG绩效好的投资收益率明显较高,而且在较长区间内持续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作为河南资本市场主力军的河南上市公司而言,推进ESG迎来的将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关负责人表示,《报告》的发布,旨在推动企业ESG研究与实践,促进ESG与公司战略、公司治理、公司发展相融合,积极回答企业ESG“怎么看”“怎么评”“怎么干”的问题,助力河南本土乃至全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坛现场,中原ESG领军企业奖和中原ESG新锐企业奖获奖名单揭晓。其中,宇通客车、双汇发展、牧原股份、天伦燃气、多氟多、安图生物、洛阳钼业、一拖股份、华兰生物、新天科技、建龙微纳、建业新生活12家企业获得中原ESG领军企业奖。
中原银行、中原证券、中原高速、中原消费金融、飞龙股份、卫龙美味、汉威科技、恒达集团、凯盛新能、平高电气、瑞贝卡、四方达、花花牛13家企业获得中原ESG新锐企业奖。
观点
多措并举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
“如果我们能够快速地践行绿色发展相关转型,到2070年,将为全球带来超过43万亿美元的收益。”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研究院院长谢安在论坛上提到,中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政策,作为新能源制造和新技术推广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未来也将是主要获益的国家之一。
如何适应全新的环境,打造更有韧性的企业和社会?谢安建议,可以从四个方面开展行动。其一是脱碳转型,让企业摆脱高碳排放增长模式;其二是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发动供应链的企业一起采取行动,实现减排目标;其三是推进ESG信息披露,传达出企业ESG变革信息;其四则是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英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兼收并蓄,借鉴国外ESG先进工作经验;二是立足国情,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体系;三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国企的差异化特征。
“我们作为世界经济体量第二的国家,应积极推动互认机制,使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或引进来的时候,无论在气候还是公司治理层面都有互通互认的机制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张英杰表示。
ESG如何在河南扎根?论坛现场,首都师范大学信用立法与信用评估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信用学会副秘书长兼生态信用专委会主任薛方从生态信用体系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享。
薛方表示,在信用旅游、碳交易市场方面,河南可以出现更多的“卖炭翁”,不仅强调企业,更强调全民行动;在走出去方面,河南洛阳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其中国际方面所面临的风险需要借用信用评级的手段在ESG方面进行筛选推介;在ESG治理机制方面,河南中小企业应未雨绸缪,积极吸纳ESG先进理念和机制,特别是包括信息披露等内涵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引导企业走向合法合规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可持续发展部部长、ESG首席专家邵晓鸥在论坛上表示,国家层面对ESG信息披露的重视提升到新高度,证监会也将ESG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的专项工作,同时ESG已成为上市公司全球运营的必修课。
更高ESG评级对企业有哪些价值?邵晓鸥说,这体现在诸多方面,如统计显示ESG评分较高企业具有更可持续的盈利能力、ESG评分较高企业具有更高的市场估值、ESG评分较高企业具有更强抗风险能力。此外,ESG评分较高还有助于企业获得低息贷款、获得国际订单、吸引国际融资等。
实践
龙头企业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
作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先锋军”,河南上市公司是ESG信披的核心主体,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引领者、参与者。他们已经做了哪些实践?积累了哪些经验?
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以《超越金钱:企业的真正价值在哪里?》为题进行主题分享,详细介绍了多氟多在ESG方面的实践与经验。“在ESG领域,多氟多做了非常多的实践。我们以感恩、求真、向善、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为企业的驱动力,把ESG的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和日常经营当中。”李世江称。
他提到,多氟多始终以氟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致力走资源综合利用道路,把磷肥副产氟硅资源“吃干榨净”,解决了磷肥行业的环保问题,开辟氟化工与磷肥行业高度契合发展新模式,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多氟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在细分市场上研发,在价值链上延伸,在不同领域技术优势上整合,激活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形成具有多氟多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发挥着“顶梁柱”“压舱石”作用。本次论坛现场,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建斌也介绍了豫资控股集团的ESG治理绩效。
在环境方面,秦建斌介绍,近年来,豫资控股集团依托集团产业基金矩阵,积极实施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发展战略,已投项目中共有63个项目、56家企业符合发改委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投资总金额32.1亿元。“推进ESG工作任重道远,在未来的工作中,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又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投入,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配合。”秦建斌表示,豫资控股集团作为省管骨干企业和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未来将努力成为ESG标杆,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作出豫资更大贡献。
央国企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和经济发展压舱石,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ESG的发展浪潮,央企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带头践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提升信息披露水平,是国内企业ESG领域的“先锋模范”。
据金沙酒业副总经理邹江鹏介绍,华润集团获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十大“中国ESG榜样”企业,旗下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华润医疗、华润水泥等8家企业入选“央企ESG·先锋100指数”。邹江鹏表示,在ESG方面,华润集团高度重视构建良性的商业生态系统。在关怀员工方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安全发展,零伤害、零事故为方向;在产业链方面,建立供应商体系。在环境责任方面,华润啤酒在2021年纳入低碳发展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在社会责任方面,把心系社会,酿造美好生活作为华润集团的战略方向。
碰撞
绿色转型与经济效益如何兼得
绿色转型与经济效益并不冲突或者对立,而且还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和就业机会,助力宏观经济全面复苏。如何看待ESG因素纳入企业管理全流程?其将对行业发展带来哪些意义?
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地方财政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勇,一拖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于丽娜,宇通客车董事会秘书于莉,牧原股份首席战略官、董事会秘书秦军围绕上述议题发表了看法。
高勇表示,将ESG要素纳入企业治理全流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也将对企业和地方财政金融相关机构或部门带来新的挑战。面对一系列挑战,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和拥抱时代趋势,深入理解ESG理念,构建ESG战略架构,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跨领域整合等方面的转型升级,避免在新的变革浪潮中被淘汰出局。投资机构则需要深入分析企业的ESG信息、数据,进行真正有价值的ESG投资,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为自身带来丰厚的投资收益。
对于财政金融部门,其需要转变思路,深入研究鼓励支持企业ESG转型的激励方案,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并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警惕部分企业“染绿”“漂绿”行为,避免ESG行为偏离正常轨道。
“我们非常重视ESG工作的实践和深化,在公司组织架构上,公司专门把董事会的战略及投资委员会更名为战略、投资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统领公司ESG相关工作。”于丽娜认为,ESG和高质量发展理念高度契合,都是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长期发展。
从ESG信披的角度,上市公司应怎样更好地发力做好信披的工作?于丽娜表示,一是增强ESG信息披露意识,主动承担ESG责任;二是要加强对ESG监管政策的认识,依据国务院国资委ESG报告参考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披露内容;三是要提升自身ESG信息披露内容质量,提高ESG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
“算上2023年,牧原股份已经第十年专门发布单行版社会责任(ESG)报告,在河南省内上市公司群体中属于比较早的。”秦军介绍,公司从治理结构上,已经形成了由董事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为主导的决策层,同时设置了组织层和执行层的管理架构,确保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管理能力。
“公司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ESG工作,并将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必选项。”秦军表示,从根本上来讲,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是永续经营的主题,财务绩效和转型升级是必须正视的可持续因素,而坚持做与环保、社区、股东、员工、客户等有关的各种工作,也都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理解ESG,会发现践行ESG并不会对企业带来额外成本,而是会形成特别好的助力,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秦军说。
在于莉看来,企业只要践行长期主义,朝着百年目标去奋斗,就一定会做好环境、社会和治理之间的平衡发展,有了管理上的平衡就会有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她认为,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实质上就是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义务,此外,近年来国家也从各个维度出台政策,引导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在ESG标准方面,于莉表示,打造适合中国企业、有中国特色又与世界接轨的ESG评价标准,是一件值得展望和期待的事情。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