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诗昂】金秋中原,天蓝地阔。黄河中牟段漫漫河滩上,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两座高182米的白色青铜酒樽造型大桥主塔,被映衬得颇具美感。
这座穿越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大跨径钢混组合索塔斜拉桥,不仅造型美,还兼具科技范儿——两项概念创新为国内首次应用,五项技术创新为国内首次应用,三项技术创新为河南省首次应用。
2016年,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该项目谋划初期,围绕指导意见“推进公路建设转型升级、提升公路桥梁品质,发挥钢结构桥梁性能优势”目标、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创新了一系列顶层设计。
对于建设者们而言,这么多项“首次应用”集于一身,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建设难度,项目前期合同工程量清单编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由于项目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多,清单编制面临定额缺失、部分主材价格缺少等困难,一度成为影响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的“卡脖子工程”。
而项目建设者们,又是如何克服这一难题的?
桥梁名片
名称: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
年龄:在建(预计2025年年底建成通车)
长度:15.223km
类型: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
特点:穿越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质条件复杂,环保要求高,黄河不通航,建设难度大
建设单位:河南省黄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下称黄河高速)
创新和困难
两座高达182米的钢混组合索塔斜拉桥,以商代青铜“酒樽”入型,寓意“礼敬黄河、礼献中原”。
这是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项目,最具标志性的工程。
“聚焦黄河生态保护、对标国内一流,创新理念引领,深挖顶层设计”,这让其成为郑云高速桃花峪黄河大桥之后,黄河河南段又一座在造型设计和科技创新上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黄河特大桥。
在打造高速公路建设“中原品质”理念的引领下,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采用了较多国内桥梁工程的前沿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其中,两项概念创新为国内首次应用,包括国内首次在内陆地区桥梁大规模采用钢混组合结构,总用钢量约22万吨;国内首次提出内陆桥梁“轻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设计理念,实现全桥工业化建造。
此外,项目还有五项技术创新为国内首次应用、三项技术创新为河南省首次应用。
对于建设者们而言,这么多项“首次应用”集于一身,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建设难度,项目前期合同工程量清单编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黄河特大桥项目采用主跨520m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而且全桥大量采用钢结构,工程量清单编制面临着定额缺失、部分主材价格缺少、缺少对大跨径钢结构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熟悉人员等困难。”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建设单位——黄河高速合同部负责人夏富友说。
需要介绍的一个背景是,该项目作为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首批项目,与传统清单招标项目有所不同。即,施工单位既是施工方又是投资方。
因此,合同工程量清单的确定是一个反复沟通谈判的过程,而只有一个公平合理的清单才能让各方接受。
“项目合同清单是合同的灵魂,一个公平合理的合同清单,是确保项目高质量建设的基础。”夏富友介绍,如果无法确定合同工程量清单,就无法签订合同,取得施工许可、工程实质性推进就无从谈起,“这是个实实在在的‘卡脖子工程’”。
编制和示范
完成这份清单的编制,其中的难点在于确定项目所应用的一系列国内、省内首次采用技术措施费用的确定。
“我长期在工程管理一线,从事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工作14个年头,但刚来到项目上还是有不小的压力。”夏富友表示,2021年3月进入黄河高速公司时,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项目正处于紧张的前期阶段,面临着诸如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预算批复,监理检测单位及合同工程量清单编制等一系列项目开工前置条件。
从罗列的前置条件看,虽然合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很重要,却也只是诸多重要工作中的一项。
让夏富友的工作更具挑战性的,是当时负责这些工作的合同部,加上夏富友只有两人。多项工作需要同步开展,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这些情况,夏富友一方面带领造价咨询单位人员进行广泛调研类似项目价格组成。前往一些与本项目类似的在建大跨径桥梁进行现场调研,或是多方联络搜集相关资料,为推进合同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另一方面,他还邀请交通运输部桥梁定额编制专家,以及做过深中通道等大跨径桥梁的国内知名专家,一起编制黄河特大桥工程量清单。
但对一个造价人员,要想搞清楚如黄河桥主桥基础、索塔及主梁施工方案、副桥100m跨径顶推施工、堤内引桥50m工字梁架设等一系列省内首次采用的技术,确实面临不小的困难。
“一般来说,造价人员并不需要像工程人员一样对这些方案了解太深。”夏富友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无法研究透方案就无法确定清单措施工程量。因而,无论是保证清单编制的合理性,以及后期更好地就清单与施工方谈判,都要求夏富友深入学习。
那段时间,项目工程部、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都成为夏富友经常造访的地方。“争取把方案研究透,方案合理清单造价也会合理。”
一位黄河高速的工作人员介绍,在编制清单及清单谈判期间,大家都能看到合同部的灯在晚上11点前从未熄过。
为了尽快完成项目开工前置条件,夏富友和同事用时1个月,终于公平客观地完成了基础工程量清单编制,其中就包括十多项调研出来的清单子目,并顺利通过上级单位批复。
“为了编制这个清单,确实比较累。”夏富友说到这里,长舒了一口气。让他欣慰的是,由于项目属于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首批项目,也为其他项目工程合同的签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也是对交通运输部钢结构桥梁推广指导意见中“鼓励公路相关单位结合应用和实践,编制钢结构桥梁专用施工和养护定额”要求的积极实践。
目前,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项目进展已超过60%。
黄河高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来看,合同执行良好,验证了原来合同清单既保证施工单位合理利润又确保了项目概算控制,实现了降本增效,为项目的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基础。
创新与探索
对于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项目来说,创新不只体现在工程上,还包括管理。
“项目还做了一些比较前置的工作,比如为了概算的控制,以及后期项目尽快完成清算、竣工决算及项目竣工验收,把后期做的一些工作前置化。”夏富友介绍。
就拿工程清算举例,一般要等所有工程完工,项目交工通车后才开始“算总账”。根据流程,工程完成清算后才能进行审计,审计完成项目才能实现竣工验收。
但在黄河高速公司,做完一项工程,就需要完成一项工程的清算。
“我们计划在项目整体完工后半年内,完成清算工作,把账盘清楚。”夏富友说,这样做可以让项目公司对概算控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后期因为清算问题“拖尾巴”。
在这个过程中,负责公司造价合同工作的夏富友和他的同事们,总会全情投入。
合同部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在很多方面,作为部门负责人的夏富友总能以身作则。比如,8点前准时坐到办公室,晚上也经常在办公室加班,带领部门同事力争做到当日事当日毕。而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夏富友的精力更多投入到工作上。
一位合同部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项目推进进度快,许多事务需要处理,加上公司离家较远,夏富友一般在周末才能回家。但无论什么时候回家,他总会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确保能够随时投入到工作中去。
一个人做好工作,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感情和真心的投入。
在黄河高速,夏富友就是这样一位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岗位中,热爱集体、关心项目的一员,用行动诠释了人生最为可贵的奉献精神。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的“压舱石”。
数据显示,今年1月~9月,河南41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今年完成投资791亿元,占年计划1010亿元的78.4%,充分发挥了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压舱石”作用。
而正是像夏富友这样的每一个平凡交通人的努力,河南高速公路建设进度不断加快,项目大干态势全面形成,为全省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稳住经济大盘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