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让家居整理师来帮助规划家庭收纳,找专业师傅上门来为家中电器“洗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助浴服务,用AI系统帮助高速公路查处超载……不断涌现的新社会服务,不仅满足了人们越来越丰富的生活需求,也成为河南家政、物业等社会服务企业提质扩容的通道。
随着数字化手段的加入、服务分工细化等创新要素的加入,河南众多新社会服务开始流程化、专业化,逐步摆脱“伺候人”这一刻板影响,让更多人看好行业发展,也吸引更多要素资源进入行业。
需求多样化推动新社会服务需求
“工作日我不能总请假陪母亲去医院,但医院中自助设备众多加上母亲腿脚不便,我也不放心她一个人去医院。”在郑州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唐女士说,时下一种叫“陪诊员”的新社会服务项目,让她母亲的就医难题得以解决。
唐女士从郑州一家有陪诊业务的家政公司请了一位陪诊员。这位陪诊员在从事陪诊之前,是一名执业护士。“很多人认为陪诊就是跑腿、排队、看护老人,其实我们的工作有非常严格的流程。”上述陪诊员胡女士说。
在陪诊之前,她会了解病人的病史以及就诊的诉求,如果是没去过的医院,还需要去“踩点”就诊的流程。最重要的是,倾听记录医生的医嘱并反馈给病人家属,让家属充分了解病人的情况,合理规划病人后续治疗康复。
陪诊员的出现,是近年来家庭服务需求多元化的一个缩影。随着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不同收入层次、不同类型家庭都有需求,带动了整个家庭服务场景的多元化。传统的家庭服务与养老、物业、社区零售、在线培训等服务相融合,积极拓展服务品类;同时,家庭服务也积极利用信息化优势拓展渠道,通过建设社区服务平台、无接触标准化服务等新模式,降低管理成本、加速推广服务。
“人们对家庭服务的需求,已经从传统洗衣做饭拓展到家庭教育、家务管理、营养配餐、婴幼儿智力开发等众多细分领域。”郑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王瑜说,作为服务供应端,创新发展是跟上需求端变化的重要路径。
创新让行业企业转型发展机遇
为促进河南新社会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9月20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开启首届河南服务业新供给项目培育活动,而新社会服务成为河南省首批服务创新机会清单中四大征集领域之一。
清单中对于新社会服务的定义,远比家庭服务更为广泛,其包含解决群众急盼需求的智能化、便利化新型供给。
这其中不仅包括家庭服务中的养老机构安防和服务智能化升级、智能养老居家照护、适老化服务产品等养老服务项目;家庭婴幼儿托育辅助、托育机构数字化升级等托育服务项目,还包含智慧物业管理、智能停车管理、智能家居延伸服务、集成式社区服务、互联网+社区服务等居民服务项目。
同时河南省发改委还希望通过清单在河南培育可以提供交通、旅游、医疗、金融等优待场景的人才服务平台项目,提升河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
其实,除了家庭服务领域,河南物业、停车、社区服务等新社会领域,也已经开始尝试创新发展。
以物业行业为例,很多经营情况较好的物业公司,已经不再满足为业主提供保安、保洁、保绿、保修、客服中心等基础业务,而将未来持续发展的机会放在了多元化经营上,增加业主和住户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拉近居民与物业公司的关系的同时,也为物业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在不少物业已经可以为业主和住户提供家政、维修、租赁、装修等有偿服务,甚至可以围绕社区日常消费,提供生鲜果蔬特产、旅游民宿、文体文创等多元化经营。”河南省物业商会秘书长张国强说,一些为物业公司多元化经营对接资源的第三方公司也随之涌现,河南新社会服务创新发展的主体不断丰富。
行业场景多元化吸引年轻从业者进入
新社会服务多元化的场景,也在摆脱过去“伺候人”的刻板印象,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
90后小伙孙磊创业选择了收纳整理这一新社会服务业的细分赛道。在创业之前,孙磊当过兵,部队严格的内务整理标准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自己建立团队之前,孙磊不仅参加了培训,还在北京、济南等地的整理收纳师团队工作了一段时间,积累整理收纳的经验,也学习开拓客户、团队运营的方式。现在他的团队有10个人,几乎都是90后的年轻人。
“做整理收纳工作,不是简单地帮人叠衣服、整橱柜,而是传递一种新的生活价值。”孙磊说,整理的过程也是帮客户对房间陈设重新设计的过程,改善人、物品和空间的关系。整理的同时,他会带着客户对物品进行筛选,让客户以后购物更理性,生活更舒心。
做房屋深度清洁工作的李思锐则是一位80后,他进入这个行业是因为多次刷到房屋深度清洁团队工作的视频。
“看着脏乱的房间经过深度清洁整理之后焕然一新,感觉极度舒适。”李思锐就开始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最终与几个同龄人组成团队进入了这个行业。
在他看来,三四十岁这个年龄段责任感强、精力也非常好,加上男性体力更好,经过培训后,他们做起保洁来不拖泥带水。尽管起初有客户对男性清洁团队持怀疑态度,但看着他们工具专业、手脚麻利,也都会向自己的朋友推荐他们。
而时下的月嫂、育儿嫂行业,年轻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80后、90后的月嫂凭借观念比较新,与宝妈交流更为顺畅,博得不少新妈妈的喜爱。更重要的是,他们更愿意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将月嫂服务标准化、流程化。年轻的育儿嫂,则更容易配合宝妈完成科学辅食添加、早教等育儿需求。
数字化等新技术助力新社会服务发展
然而,新社会服务业想要留住这些年轻人,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需要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人员效率,同时也要使从业人员拥有良好的保障。
权益保护一直是以家庭服务为代表的新社会服务提质扩容中最大的难题。从社会保障缴纳来看,由于养老、物业、家政都是微利运营,大部分企业只有管理人员实行员工制,一线从业者大多数实行中介制,并没有购买社会保险,造成从业归属感不强。
同时,很多社会服务项目深入家庭,甚至是住家劳动,一旦从业人员与雇主在私密环境中发生纠纷,法律取证难度较大,维权成本高,从业者遭遇纠纷时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
“为保障从业者的利益,让更多人愿意进入这个行业,近年来家庭服务行业一直都在推行员工制。”王瑜说,但受限于行业企业的盈利能力、行业人员流动较大等现实情况,只有在部分场景、部分企业中实行。
目前,多地已出台政策,为新社会服务企业降成本。此次首届河南服务业新供给项目培育活动,也希望给予新社会服务企业资金、场地、金融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促进整个行业创新发展,降本增效。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数字化管理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众多行业转型升级的抓手,新社会服务行业也不乏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从业者收入、提升行业企业盈利能力的案例。
作为家装建材居家服务平台创新服务企业,匠多多通过将订单撮合、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研发成果向运营领域转化,计划在两年内将用工成本优化10%,工人收入增长20%,平台运营效率提升30%。
同时,数字化让很多社会服务流程化、专业化,让服务的内容和标准更加透明,也在改变社会大众对家政工作的刻板印象与偏见,在提升消费者对服务付费意愿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好行业的前景,吸引更多要素资源进入新社会服务业。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