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客来洛阳都去哪里了”来看洛阳文旅的悄然转型 | 河洛观潮
大河财立方
2023-10-18 21:07:00
市委市政府提出来了洛阳文旅的原则性要求:“新文旅、 新体验、新消费”。这三个“新”不能是喊得震天响,也不能是在文件上画出粗杠杠。洛阳需要的是深入到人心中,付诸在行动上。

□ 席升阳

洛阳人很高兴,双节期间人山人海,高铁、飞机一票难求。

洛阳人很得意,双节期间频频出圈,文旅大爆发已无悬念。

数据、数据,用数据说话,才能理性乐观,方能有知望远。

一、很高兴:双节期间洛阳文旅数量和质量双跃升

有几组数据令人兴奋。双节期间河南旅游人次占全国10.3%,高达8480万人次,排名全国第一。洛阳又占河南10.4%,高达879.77万人次,排名全省第二。请看下表:

图片

特别是在总收入方面,洛阳占全省12.3%,比人数占比多出1.9%;在人均收入方面高达853元,位于全省第一,高出全省160元,也比五一期间的823元高出30元,更是比郑州的551元高出302元。

在与2019年同期的数据比较中,洛阳更是展现出勃勃生机:旅游人次增长11.97%,比全国的4.1%高出7.87%;收入增长9.97%,比全国的1.5%高出8.47%。

这两组数据是惊人的,它说明:洛阳的文旅质量和消费者的消费水平都在上台阶,高端消费已初见端倪。

二、很意外:双节期间洛阳人均消费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上表中有的数据也让人意外的难以接受。这就是:河南的人均收入竟然比全国的912元还低219元,洛阳也低 59元。

为解决这个疑问,我们查阅了与洛阳并列为四大古都的南京:双节期间,南京累计接待游客量达161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9.6亿元。人均消费1357元。

会有人说:南京是省会,具有行政级别高于洛阳的优势,不可比!为此,我们又查阅了苏州:接待游客178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230.4亿元。人均消费1293元。

这说明,双节期间,来河南和洛阳旅游的游客,在全国市场中还处于低端。有钱人去江南,贫穷人来河南的态势还未有根本的改变。这也给洛阳人提出了一个使命与挑战:洛阳能否带领河南走向文旅市场的高端?

三、又一个疑问:游客来洛阳都去哪里了?

我们对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进行了梳理,也意外地发现今年火爆出圈的五大景区客流量并未构成游客的主体。请看下表:

图片

在来洛阳旅游的879.77万人次中,排名第一的龙门石窟,竟然只占4.82%。它与洛邑古城、隋唐洛阳城、白马寺和老君山合计,才拥有153.5万人次,一共占比17.38%。

这就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占比82.62%的726.27万人次到洛阳哪里去玩了?

有一些数据给出了一定的回答,这就是: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入馆人数19万余人次,全市各级文化馆入馆人数1.2万余人次,各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场馆累计接待游客60万余人次。

另外从难以统计的场景看,公园商圈、户外露营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游备受本地及洛阳周边游客青睐。老城十字街、广州市场步行街、西工小街等特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消费。整个洛阳呈现出“越休闲越青睐”、“越夜深越精彩”的新动向。

四、疑问的启发:正视洛阳文旅的悄然转型

当前洛阳的文旅正在 “颠覆式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路径上发生突变。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四大方面:

1.昔日“老三篇”的“到此一游”的惯性慢慢休矣

半个多世纪以来,洛阳一直打龙门、白马寺和关林这戏称为“老三篇”的三大景点牌。游客们也是携“到此一游”的夙愿来浏览这三大景点,“XXX到此一游”的刻划并不鲜见。

从今年的牡丹花会到五一,再到十一,大家看到的是洛邑古城、隋唐洛阳城这些非传统的景点的赶超之势。其奥妙不是它的经典与古迹,而是“移动端的传播”和“沉浸式的体验”。

这个趋势方兴!

2.洛阳的古文化、古遗存只有穿上新装才能永远年轻

说起来,洛邑古城的古迹也只有文峰塔了,隋唐洛阳城的遗存也是掩埋于土下,老城十字街的明清建筑与街道也是在不断地修旧如旧,广州市场步行街也是犹如郑州建业的电影小镇一样,在一张白纸上绘画出来的民国风情。

可是,这些景点、景区都火了,人气鼎沸。其缘由不外乎是“新装”:古色的招牌在悬挂,民清的彩旗在飘舞,仿古的器皿在发光,传统的小吃在飘香,汉服的靓女在穿行......

3.来洛阳忙忙活活的赶路,不如休休闲闲的体验

十二五期间洛阳文旅的目标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十三五期间是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十四五期间是国际人文交往中心。

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顺便来洛阳看看→专程来洛阳体验。

前一阶段,洛阳作为一个驿站,需要匆匆赶路,就是急急忙忙地选几个景点看一看。后一阶段就是洛阳是个终点站,在这里要不慌不忙休休闲闲地品味一下景观的渊源、饮食的特点、风情的玄妙和文化的内涵。

问题是洛阳能否提供更多的场景来满足游客的古风体验或现代观感?或许隋唐洛阳城中的天津桥和天街的建成、五大都城遗址的展现、七大文旅区与七大城市更新区的相互建构就能够让游客来洛阳玩它十天八天。

洛阳正面临着如此的转型:点状的景点游→全域的古都游!

4.消费档次的提升需要消费品质的供给

双节期间,洛阳游客的人均消费还不及全国人均消费的平均线,这实在是打脸。计算一下这个差距也并不大,仅仅是每人59元。若按每个游客在洛阳停留3天算,每天多花20元也就达到了全国的平均线,若每人每天多花50元,那么洛阳就可以和更发达的旅游城市比肩了。

还好,相比几个月前的“五一长假”,每人消费的总金额量已经提升了30元。若也按每人在洛阳停留3天算,每人每天就已经增加了10元。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消费档次的提升,不要担心来洛阳的游客接受不了。真正要担心的是:

第一,洛阳提供的消费产品能否更丰富?做工能否更精细?

第二,城市管理能否更智能?服务能否更贴心?

第三,能否真正俯下身来向苏州和南京学习?

结束语:市委市政府提出来了洛阳文旅的原则性要求:“新文旅、 新体验、新消费”。这三个“新”不能是喊得震天响,也不能是在文件上画出粗杠杠。洛阳需要的是深入到人心中,付诸在行动上。

满满地期待!

作者简介:席升阳,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洛阳市国土空间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洛阳黄河战略规划评审组组长,洛阳十四五规划评审专家,洛阳市地方金融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责编:陈玉尧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