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诗昂 关帅康】中原侨乡、闽台祖地,海外侨团齐聚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9月26日,第三届河南省海外侨团“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发展大会在信阳市开幕。
当天,共有来自五大洲的64位海外侨团代表,来自港澳台地区的23位代表,以及河南省欧美同学会的17位代表等侨团嘉宾参与此次盛会。
会上,信阳市对信阳进行推介,多位侨团侨领代表等上台共话“一带一路”。
此外,大会现场,“河南海外侨团助力乡村振兴联盟”启动,“河南海外侨团助力跨境电商海外仓共享平台”全球地图点亮仪式,5家单位被授予“河南省华文教育特色基地”,16个代表项目达成合作并现场签约,可谓成果硕硕。
侨团齐聚信阳叙乡情、谋发展
9月26日下午,第三届河南省海外侨团“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发展大会在信阳市开幕,这是河南省十四届投洽会专题活动之一。
共有来自五大洲近30个国家的64位海外侨团代表,来自港澳台地区的23位代表,以及河南省欧美同学会的17位代表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为什么海外侨团的相关会议要放在信阳市召开?
一组数据便能知晓一二——信阳侨务资源丰富,全市华侨华人、归侨侨眷近15.8万人,被誉为“中原侨乡、闽台祖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大会启幕之际,第十一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也在同期拉开帷幕,尽显侨务资源之丰富。
据介绍,近年来,信阳市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出台精准政策措施,优化对接服务机制,全力为侨界人士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环境、创造更多机会。
而举办此次大会,就是顺应全球化发展大势和开放合作时代潮流,充分发挥海外侨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奋力谱写“两个更好”绚丽新篇章贡献侨界力量。
大会现场,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在致辞时强调,侨界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在促进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大有可为。双方深化开放合作有基础、有优势,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他呼吁,衷心希望广大侨界朋友发挥优势,找准事业发展和助推国家战略的结合点,更多关注河南、关注信阳,深化务实合作,推动经贸往来、人文交流,为加快建设开放强省、助推老区振兴发展贡献侨界的智慧和力量。
信阳是个什么样儿的地方?商务局长作推介
推介环节,信阳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伟首先对信阳市进行推介。
“信阳得天时,是有品质、有颜值的地方。”刘伟介绍,生态信阳始于颜值、基于历史。
信阳诗意栖居,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美誉,春来山花烂漫、夏至绿树成荫、秋到层林尽染、冬日暖阳映雪,城市轻轻放在山水间,人们栖居在如画美景里;信阳承载历史,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铸就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信阳前景无限,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老区信阳考察调研时提出“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系列政策出台,信阳迎来发展的最佳战略机遇期。
“信阳占地利,是有风口、有赛道的地方。”刘伟介绍,青春信阳立在前沿、处在风头。
信阳位于中部之中,区位优越,双“十”字高铁、双机场,“公铁水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形成;信阳加快产业崛起,空间广阔。实施“1335”工作布局,着力产业绿色崛起,全力打造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智能制造、时尚纺织、绿色家居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产业绿色崛起加快老区振兴,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信阳锚定开放高地,近悦远来。围绕传统产业高位嫁接,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坚持强化资本加招商,金融+产业支撑,三只总规模120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覆盖了产业的全生命周期。
“信阳聚人和,是有机会、有未来的地方。”在推介的最后,刘伟说,海外侨团是融通中外的推动者,我们将加强学习,强化交流,同大家一起融入“一带一路”,着力产业绿色崛起,打造“两个更好”示范区,建设美好生活目的地。
多位海外侨团侨领叙乡情、谋发展
互动交流环节,共有9位嘉宾围绕“开放合作共赢、中原更加出彩、信阳更加美好”进行交流发言。
其中,阿联酋河南商会暨同乡会名誉会长李松涛介绍,目前在阿联酋居留河南籍侨胞有6000多人,主要从事服装贸易、文化教育、承包工程等行业。
他认为,进入新时代,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更需要海外侨胞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为进一步汇聚侨胞力量,更好助力河南出彩,他倡议建立华人华侨社团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侨团间交流互助,积极推动互联与合作,促进侨团协作协力、共同发展新的格局,壮大河南籍侨团海外影响力。同时,倡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努力使侨团成为“一带一路”的传播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并积极发挥民间外交友好使者的作用,努力推动驻在国与祖国的友好往来,积极助力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
“全英河南同乡联谊会拥有教育、科研、医药等多领域资源,一直积极为河南与英国搭建产业对接桥梁。目前,已把扶贫村的一些农副产品引入英国,并帮助有关科技平台落户英国,另外,每年还举办‘最炫中原风、最深故乡情’等活动。”全英河南同乡联谊会暨商会会长王秋蕙说,全英河南同乡联谊会是一个想做事、能做事、肯做事的团体,力争讲好中国故事,为河南增光添彩。
俄罗斯孔子文化促进会会长姜彦彬介绍,该促进会由13位资深俄罗斯华商创立,这些年不断融入驻在国主流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年来创设的莫斯科“孔子杯”中国体育和文化艺术项目大赛,已经举办三届,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明年将要举办第四届,在活动期间还将组织中俄企业家、友好城市对接的相关活动,深受欢迎。”姜彦彬说,“2024年,我们在莫斯科等待大家。”
法国河南同乡会会长祝晓琳认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技术和项目,最离不开的是人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大量会外语、懂国际法、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具有较强沟通和协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河南大学生数量众多,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了解较少。河南高等教育应当关注“一带一路”人才培育,呼吁他们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未来人生目标规划,加入“一带一路”的人才发展战略中,走出国门,助推“一带一路”发展。
搏实资本(侨梦苑基金)负责人李秉恒主要分享了侨梦苑在国内的布局情况。他说,目前全国有17家侨梦苑基地,他也在思考探讨新的模式,发挥侨梦苑的作用更好驱动区域经济发展。他认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可以探索用一场国际会议激活一座城市的方案,同时应更好发挥基金作用、应用科创生态赋能等,助推经济发展。
鼎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河南联谊总会副会长李辉称,在河南过去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香港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中,香港成为连通世界与中国的纽带。要充分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向世界宣传河南。未来,香港河南联谊总会将充分调动在港河南企业家的积极性,让他们都成为河南链接世界的民间外交大使,对外传递河南声音,让更多海外人士了解河南、投资河南。
肯尼亚河南商会副会长马苏廉是位土生土长的信阳人。他在分享中提到,肯尼亚与信阳有一层非常特别的缘分,就是茶。“目前肯尼亚从事茶叶生产工作的人数总量达到了500万,茶叶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马苏廉说,希望在商会的努力下,肯尼亚和信阳能够建立起合作。
同时,他也谈及,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非洲国家不仅与中国实现了“硬联通”,也拥有更多“软联通”。目前,肯尼亚提出经济转型战略计划,在农业、保障性住房、医疗等众多领域合作前景广、空间大,“在此我代表商会诚挚邀请侨团朋友、家乡父老到肯尼亚考察观光、投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
澳大利亚豫商总会副会长郑浩表示,在澳大利亚金融、地产、贸易等行业中都有豫商的身影,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第十一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使澳大利亚豫商总会与信阳建立起了更深的联系,并通过此次活动与各地华侨加深了友谊,也通过共同探讨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新兴产业的合作发展。
河南省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副会长、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院长刘少鹏称,“中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将武术文化传承下去。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建立了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承接了大量‘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任务,不断为海外培养输送武术汉语师资,有助于中国武术文化传播传承。除此之外,还致力于武术教育、健康服务和国防安全事业,不仅要做到武术文化传承,还要将武术文化大力弘扬和发展”。
成立联盟、授牌、项目签约,大会成果满满
海外侨团不仅关注经济发展,还关注祖籍国的民生和公益事业。
比如,他们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添砖加瓦,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和“7·20”特大暴雨灾害之际,伸出援手、共克时艰,展现了爱国爱乡、血浓于水的桑梓情怀。
大会现场,河南海外侨团助力乡村振兴联盟正式成立,以更好地发挥“侨”的力量,服务海内外侨胞侨团助推乡村振兴。
除了联盟的成立,在现场众多嘉宾的共同启动下,“河南海外侨团助力跨境电商海外仓共享平台”全球地图被点亮。
据介绍,海外侨团经过长久的坚持与付出,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地建立了跨境电商海外仓,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物流脉络,为国际贸易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网络建设,提供了强大助力。此次地图点亮,可以说为进一步开展国际交流、拓展企业海外市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华文教育,是面向海外数千万华侨华人的民族语言教育和文化传承工作,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留根工程”和“希望工程”,对于我国涵养侨力资源、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多年来,有关学校克服困难,积极探索,承办海外侨胞研习、外派教师培训、华文讲座、文化推广等多项活动,为华文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会现场,河南省中华文化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平顶山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被授予“河南省华文教育特色基地”,构建了一批海内外交流合作的新窗口。
当天的大会现场,还进行了4轮签约,共有16个代表项目实现签约。
其中,包括吉祥纸业商城县生产基地二期项目、中韩合资HUD显示玻璃规模化生产项目、中医药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农产品大型基地(直采)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圣保罗精酿啤酒工坊项目、河南—中亚商品展厅项目等。
16个代表项目达成合作并现场签约,为推动海内外深度合作作出了示范,大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当好桥梁纽带,深化内外联动,促进更多侨务资源向河南、向信阳汇聚,共同讲好民心相通、共享发展的精彩故事。”在大会的最后,信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曾辉表示。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