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 通讯员 任松海】“太感谢了,没想到依靠良好的纳税记录就能借到信用贷款。”8月7日,安阳某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先生兴奋地说。7月底,该企业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等级和缴税记录,在5个工作日内获得了工商银行林州支行发放的285万元信用贷款。
自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原中国人民银行安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行安阳市分行)秉持“为民、便民、惠农、利企”理念,持续推进辖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做足“信”字文章,着力解决中小微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取得显著成效。
为10.7万户企业建立信用档案,
助企获贷11.4亿元
在汤阴县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人行安阳市分行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开发河南省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截至目前,该系统为12家政府部门、15家金融机构及相关单位建立了用户,为106979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帮助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1.4亿元。
为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人行安阳市分行大力推广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业务。10年来,累计为137家单位办理了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系统常用户审核,办理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1386笔;全市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促成应收账款质押融资356.3亿元;协调推动2笔核心企业供应链中征应收账款线上全流程融资业务落地,初步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担保不足、账面上应收账款却大量闲置的问题,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新的资金活力。
人行安阳市分行还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进安阳市信易贷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平台入驻金融机构24家,注册企业163647个,通过平台获得信贷6725家,放贷金额2.45亿元。
建立三级联动信息采集体系,
助力农户便捷融资
“在手机上一点,资金立马就到账了。”内黄县城关镇王思庄村村民陈先生说。
陈先生是该县的生猪养殖大户,从最初的20余头生猪起步,经过多年的努力,养殖规模扩大到1000多头。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养殖成本大幅增加,陈先生流动资金紧张。在得知他是信用农户后,农信社及时为他办理了50万元的“生猪贷”,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据了解,围绕乡村振兴工作目标,人行安阳市分行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县、乡、村建立三级联动的信息采集体系。同时借助安阳市信易贷金融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市为115.6万个农户、10275户新型农业主体建立了信用档案,实现河南省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对市辖所有乡镇、行政村的全覆盖。
打造“两点一线”征信查询服务圈,
10年累计提供查询服务182万笔
为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人行安阳市分行全力打造“3+工程”,即:“标准化+暖心”工程,推动征信大厅标准化,配备易老便民设施,设置征信线上查询辅导区,强化引导服务;“规范化+贴心”工程,优化自助机布设与管理,推动自助查询服务向政务中心和乡镇延伸,强化巡查与考评,提升自助查询网点服务的规范和安全;“长效化+阵地”工程,打造融媒体“指尖上”、安阳交通广播“无线电”、征信查询公交专线“移动中”、金融机构网点和汤阴征信知识宣传站等“家门口”宣传阵地,推进“零距离”查询信用报告,全面建成人民银行网点、代理网点和线上“两点一线”惠民利企征信查询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27台,开通企业信用报告网银查询功能银行8家,开通个人信用报告网银和手机App查询银行10家。10年累计对外提供查询服务182万笔,有效满足了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查询需求。
开展专项治理“百日行动”,
打击“征信修复”乱象
为打击“征信修复”乱象,人行安阳市分行积极组织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全面排查并做好日常监测。目前累计清理“征信修复”等违法广告2条,督促4家机构完成名称和经营范围变更,4家机构完成注销,有效守护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