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姣 杨霄 文 朱哲 摄影/摄像】“来两瓶北冰洋!要倍儿冰的!”9月4日,已经第三次亮相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的北京老字号成为许多年轻人的“能量补给站”。北冰洋、义利、红星、稻香村等50多家老字号齐聚首钢园15号馆,向年轻消费者伸出“橄榄枝”。
据悉,今年服贸会首设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体验区,以集体“出圈”的形式展示老字号品牌组合矩阵,并首次引入市场化机制办展,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方式,激发老字号市场活力。其中,北京华天集团携所属同和居、同春园、鼓楼马凯餐厅、庆丰包子铺、华天二友居肉饼店等23家老字号品牌集中亮相,共设置了18个档口在现场展售。一轻控股旗下的北冰洋、义利、红星、双合盛、五星、龙徽等7个品牌集体亮相,共设置12个档口展示品牌文化、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理念。
临近午餐时段,北冰洋、香妃烤鸡、惠丰门丁肉饼等多个老字号档口前均围满了人。
“我是专门来尝老字号的,寻找儿时的老味道。”前来买香妃烤鸡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平时想吃几家老字号要来回跑好远,今天一站就能吃遍全北京,实现老字号自由。她向记者介绍同和居的三不粘、烤馒头,同春园的肉末春卷、豆沙春卷,华天延吉餐厅的拌辣牛肉、拌明太鱼,华天二友居肉饼店的西四包子等老字号经典美食都是她此行的必吃款。
除了味蕾上的满足外,多个民族品牌也呈现沉浸式互动体验,展示老字号的新探索。
“这一针一线得来回穿引多少次才成为一幅作品啊!”在北京剧装厂——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展区前围观的一名观众不禁感慨道。只见绣娘正拿着银针在一布料上上下穿梭,认真地在绣一件戏曲角色服装上的花朵。“绣的是以前未出阁的小姐穿的腰包,类似于现在大家熟知的马面裙。”绣娘张丽君向大河财立方记者介绍。
“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看到并深入了解京绣文化。”张丽君称,京剧是国粹,刺绣又是非遗技艺,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它。
安安静静一坐几个小时弄针线活儿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困难事儿,也很难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在北京剧装厂的旁边——景泰蓝制作技艺展区,在传播上显得更占优势。
就连记者也被艳丽的色彩呈现所吸引,不禁排队体验了一把点蓝工艺。“有很多人跟您一样,觉得自己会画画,但一上手感觉并不是那么容易,这也是它的魅力。”北京市珐琅厂常务副总经理董艳娜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珐琅厂已多次参加过服贸会,这次专门设置了体验区,希望把景泰蓝这门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播出去。
董艳娜介绍,北京市珐琅厂创建于1956年,是景泰蓝行业中唯一的一家中华老字号。目前公司除了销售产品外,还在厂区内开设了博物馆、体验中心、研学班,一方面拓展了工厂的盈利模式,一方面也宣传了传统技艺,培养更多接班人。
据记者了解,北京目前共有247个老字号,其中中华老字号117个,涉及餐饮服务、工艺美术、中医药等9个行业,数量前3位是餐饮服务、商业零售与食品加工。如何迎合年轻人,改变落后的品牌印象,成为多个老字号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