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霄 徐姣 实习生 青明慧】京城的兔儿爷“活”了400多年,怎会越“活”越年轻了?9月4日,在中国服贸会首钢展区,各类京企展出的兔儿爷IP文创产品,让这一传统民俗形象改头换面,释放了包揽古今、中西文化兼容的多元形象,让现场观众颇有惊喜、大饱眼福。
兔儿爷是北京特有的非遗文化,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传承。相传在明朝时期北京城闹温疫,月宫中的长兔看到后下凡到京城治疗瘟疫治好疾病,玉兔回到了月宫,百姓为了感激下兔,于是,民间就制作了兔儿爷的形象。数百年来,老北京人就有自家请兔儿爷、给亲朋送兔儿爷的习俗,寓意祝福吉祥。
不过,兔儿爷文化在以往所呈现的载体多是传统墙画或是摆件。外地人如不是到京出差或旅游,也很少能接触到兔儿爷文化。
今年服贸会上,很多北京企业纷纷就兔儿爷IP创造了诸多文创新品,老兔儿爷脱旧装、换新衣,让人眼前一亮。比如,有敦煌飞天的兔儿爷、京剧名角的兔儿爷,有兔爷儿童装、兔爷儿AI机器人,还有世界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兔儿爷”等,古今中外的混搭使新装兔儿爷趣味十足,引人注目。甚至是,京城白塔寺药店与北京彩塑传承人张忠强合作,开发了一版独有“兔儿爷”文创,其造型为传统座山造型配以药花纹样,尚显中医药特色。
王府井集团旗下梦工厂也是兔儿爷IP创作机构之一。其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开拓兔儿爷IP已有3年,选择了四个方向文创设计服务:企业ip、国潮、艺术、年轻人运动文化。如“戴珍珠耳环的兔儿爷”是艺术系列新文创产品,其创意构想是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其呈现载体是石膏染色玩具。既有穿越、又有中西方文化跨界,关键是,能让公众跳出对兔儿爷就是一北京特产的认知,由此衍生出有趣、时尚的新形象。
兔儿爷IP形象可以复制到其他地方传统文化上吗?
王府井梦工厂工作人员表示,可以承接国内各地的文化IP开发,梳理用户结构与诉求,以此为建立IP的产品体系。“不论是否仍使用兔儿爷IP,其驾驭IP的文创开发理念与操作手段都是近似的。”
老民俗IP焕发新光彩,通过开发其本身,使文化创新拥有更多可能。
诸如兔儿爷一样的老IP做文化跨界创新,国内不缺实战案例。如在2019年,旺旺集团曾发布其品牌IP之一的旺仔身着56个民族传统服饰的56款牛奶。此类IP创新,既使IP本身的形象得到多方面、多角度的拓展,又极大地提高了和其他元素联动的可能性,给文化创新带来便利。又如河南周口民俗IP泥泥狗,历经百年传承、其形象设计始终如一,让消费者对此颇有异议。近年,泥泥狗IP做出了萨摩耶、吉娃娃,穿上新衣服、换上虎头鞋等,当它契合了年轻人消费兴趣点,自然就释放了消费活力。
不难看出,传统文化IP创新,是对其文化本源的兼容性、可扩展维度予以重构,而后,让它与不同代际消费者喜爱的热门消费品搭载,更有利于推动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民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给文化创新带来新方向。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