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科技上半年营收7.21亿元,成功发行7亿元可转债增强企业韧性
大河财立方
2023-08-30 17:15:59
金丹科技上半年净利润为5224.89万元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贾永标】国内乳酸龙头企业金丹科技半年报出炉。

8月28日,金丹科技公布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金丹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2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金丹科技已经成功发行700万张、总额7亿元的可转债,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本次募投项目建设是金丹科技产品线及业务能力的拓展和延伸,将为金丹科技巩固和增强行业竞争地位提供新的有力支撑,推动公司业务发展目标及战略的实现。

金丹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7.21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金丹科技是我国乳酸行业的龙头企业,专注于乳酸及其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研发近40年,拥有18.3万吨乳酸及其系列产品产能。为巩固产业地位,近年来,金丹科技向上游延伸至玉米种植,向下游延伸至丙交酯和PLA行业。

报告显示,金丹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21亿元,同比下降10.65%;归母净利润为5224.89万元,同比下降40.72%;扣非净利润为4185.18万元,同比下降52.58%。

金丹科技表示,202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中美贸易战加剧、俄乌冲突持续、欧洲社会治理危机多发、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需求收缩、供给预期减弱、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下降等重重不利因素,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严峻挑战和极大难度。

面对复杂多变和极具不确定性的环境,金丹科技以目标管理为抓手,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渠道、持续进行技术研发、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等措施,提升运营效率。

7亿元可转债成功发行护航企业主业

虽然金丹科技业绩受宏观环境影响出现了一定波动,不过7亿元可转债的成功发行吸引了不少投资人的目光。

据了解,本项目总投资金额为人民币8.82亿元,其中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投入5.5亿元,建设期为开工之日起24个月。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子公司金丹生物,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富强北路东、建业大道南建设用地内。本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7.5万吨聚乳酸的生产能力。

金丹科技董事长张鹏也提到,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玉米规模化种植与精深加工产业链是深化农业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解决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农业地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通过农产品加工提升产业价值,不仅要做简单的初加工,更要走精深加工的道路,通过原创技术创新,创新产品和工艺,100倍或数100倍地提高农产品的加工价值,才能真正解决农区也是穷区的问题。

不仅如此,金丹科技还在最近迎来了新的“清华智囊团”。在7月12日举行的高产乳酸凝结芽孢杆菌的高通量诱变选育和菌株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服务项目签约仪式上,金丹科技和清华大学化工系签订合作协议。该项目致力建立高效乳酸菌株育种筛选平台,运用平台筛选具备L-乳酸高生产能力的乳酸菌株,将乳酸菌株推广应用,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使金丹乳酸微生物发酵水平走在世界同行业的前列。

行业人士称,依托金丹科技等龙头企业,周口正全力打造全国生物可降解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在创新、人才等方面有着迫切需求。清华大学化工系始终站在化工领域的学术前沿,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双方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政策东风持续加码降解塑料产业

政策东风频吹也为可降解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8月4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相关地方立法专题会议。会议指出,深刻认识出台规定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的重要决策部署,实化细化上位法条款,注重在“小切口”“小快灵”上下功夫,以高质量立法为治理塑料污染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8月10日,河南省又召开了研究全省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问题的会议。会上指出,随着禁塑政策全面实施,河南省将形成200万吨/年的塑料替代产品需求。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将现有的塑料产能全部释放,把巨大的市场作用发挥出来,让河南变成可降解塑料产业大省,率先形成产业,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满足省内需求的同时去抢占外省市场。

首创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0年全球塑料产量将近4亿吨,其中可降解塑料全球产量仅为117.4万吨,仅占全部塑料产能的0.3%,替代市场空间巨大。我国可降解塑料应用场景广泛,典型蓝海市场,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超市购物袋以及农用地膜是当前我国可降解塑料主要应用场景,按照测算,到2025年其对应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分别为150万吨、100万吨、70万吨以及60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透露,未来河南将通过立法扩大市场销售,从市场发展形成规模,同时重点扶持几家行业龙头,可降解产业园区,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另外,着重发展秸秆PLA研发工作,通过科技创新降成本,通过差异化发展有效引导PLA向高端可降解材料市场发展。通过重塑供应链来降成本,提高本土原材料供应能力。同时拓展国内市场,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开拓国际市场,通过立法扩大市场规模来降成本,推动整个可降解塑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