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丁洋涛 实习生 王宇】8月2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发布排行榜,京东集团以营收1555.33亿美元、利润15.43亿美元位居第52位,同时也是连续8年上榜并蝉联国内行业首位。
从2016年首次入选世界500强至今的8年间,京东新增了45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员工总数已达到56万人,服务的用户数增加到近6亿,在全国的仓库从213个增加到超过1500个,为实体产业创造的产值提升了近4.8倍,将履约费用率减少了20%以上。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强大动能助推下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是京东通过不断提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能力,积极促进就业、提振消费,携手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全力投身于产业数实融合和乡村振兴,以自身实践开拓新型实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促就业丨从一人三尺柜台到56万人收入破万亿元
从三尺柜台到收入破万亿;从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一个人开始创业到如今遍布全国的56万员工;从上线第一个星期吸引来的21位用户,到如今为全球近6亿活跃用户带去“多、快、好、省”的购物体验,供应链服务于数百万线上线下商家……
2022年,京东集团全年净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全年净收入104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
据了解,创立20年来,京东为一线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同时累计投入近500亿元用于“住房保障基金”“员工救助基金”和“我在京东过大年”等高于国家法定标准的各项福利保障。
今年5月份,总投入超过60亿元打造的4000套可以实现拎包入住的员工公寓“京东青年城”也正式启动。在全力保障56万员工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京东还通过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产业的2500万人实现稳定就业。
当下,数十万一线京东员工源源不断把最新科技的产品送到偏远地区的用户手中,把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带出深山销往全国,让一个又一个全球领先的创新服务标杆成为现实,为数亿用户打造更有烟火气的消费。
勇创新丨推进产业数实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仅过去6年来,京东就已投入了超过10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不仅带动了自身供应链效率的显著提升,同时也将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能力对外开放,有效地带动了实体企业降本增效。
以家电业为例,过去10年来,京东与国内各家电企业携手合作,一方面,让家电企业和消费者的连接更短、更紧密,弥合城乡差异,让商品和服务迅速拓展到下沉市场;另一方面,京东充分践行“三毛五理论”,不断降低渠道成本,提升渠道效率,把更多利润留给上游家电企业。
此外,京东为各大厂商提供新品从研发、设计、调研、营销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助力,让合作伙伴形成持续洞察和响应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生命周期精准管理的能力和流程。
借助于京东的C2M(从消费者到生产者)智造平台,数千个品牌可以将产品需求调研时间节省近80%,新品上市周期也比以往缩短近70%。京东自有品牌已合作了全国70%的核心产业带,成为工厂伙伴的“全链路综合服务商”,助力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京东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能力同样也在造福乡村。2020年10月,京东启动了乡村振兴“奔富计划”,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带动农村超过一万亿元产值,这一目标也已在今年6月提前完成。带动农民致富不仅仅是帮农民卖农货,更要让产业、技术和品牌在农村扎下根。
据了解,过去三年来,京东通过乡村振兴“奔富计划”持续带动各地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逐步探索出以三产聚二产促一产的可持续模式。
追梦想丨下一个20年努力造就5家世界500强公司
在一众行业巨头里,京东的成长史是一部白手起家的创业史,从三尺柜台到连续8年跻身世界500强并蝉联国内行业首位,每一步成长都是在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也是京东不变的商业信仰。
面向下一个20年,京东将凝心聚力迈向“35711”梦想:京东能有3家收入过万亿人民币,净利润过700亿人民币的公司;5家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7家从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亿人民币的上市公司;能为国家缴纳1000亿人民币税收;提供超过100万就业岗位。
在实现“35711”梦想的过程中,京东也将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未来20年,京东将累计投入超3万亿元人民币用于一线员工的薪酬福利;京东乡村振兴“奔富计划”带动超1亿农民增收;累计携手6000万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京东的供应链服务基本实现覆盖全球,在占全球80%体量的经济体里建立供应链基础设施;京东将全面实现碳中和。
京东方面表示,作为新型实体企业,京东在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拥有深厚的积淀,并始终将自身的发展融入产业和社会发展之中,以激发更大的活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