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唐朝金 文 冉衡 摄影】7月26日,2023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暨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此次大会期间,还举行了河南先进制造业链群推介专题活动。
河南先进制造业链群推介专题活动以“豫见发展、制造未来”为主题,旨在聚焦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先进制造强省的战略决策部署,加快提升河南省重点产业链基础高级化和现代化水平,重点围绕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等重点产业,组织开展规划解读、招商推介和洽谈对接。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部、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全联科技装备业商会承办。
在此次活动的推介环节,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李建涛从三个方面介绍河南制造的发展优势、发展重点和发展生态。
河南制造根基雄厚,合作基础坚实
李建涛表示,河南工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布局的一批重大项目,提速于世纪交迭的大开放大招商,提升于近年来持续推进的转型发展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破冰抢滩三个专项行动,着力构建以5个传统产业为基础、7个新兴产业为支撑、6个未来产业为先导的“576”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2年,河南省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9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1%、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25.4%、技改投资增速34.4%,分别高于全国15.1和25.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5.9%、12.9%。”李建涛表示。
据李建涛介绍,目前,河南省在4个方面优势突出:一是产业体系完备。拥有40个工业大类、197个行业中类、583个行业小类,是传统的材料、装备、食品、轻纺工业大省和新兴的电子信息大省。二是市场空间广阔。河南有1亿人口、1000多万市场主体、2.4万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持续推进的大规模城镇化进程,构筑了庞大的内需基本盘,形成了强大的要素引力场。三是产业载体坚实。“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改革基本完成,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工业利润等占全省比重都在60%以上,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功能日益凸显。四是人力资源充裕。全省劳动适龄人口5744万人,产业技术工人超2300万人,技能人才达1571万人,随着“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深入推进,人力和人才资源优势将更加凸显。
七大链群培育蓄势崛起,合作空间广阔
据了解,当前,河南正处在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河南省委、省政府鲜明提出“坚持制造业立省、建设制造业强省”“以新型工业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将制造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省上下形成重视制造、大抓制造的浓厚氛围。
李建涛表示,今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将全省制造业的发展重点聚焦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来,着力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聚力打造七大制造集群,全方位延链补链、建链升链,加快补短板、锻长板:
一是打造万亿级新型材料产业集群。河南的优势是: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0%、95%,金刚石微粉、复合超硬材料、培育钻石产量均占全国的80%左右。电解铜箔国内市场占有率40%以上、压延铜箔国内市场占有率50%以上。铝板带材规模全国第一,铝材产量全国第二。镁粉产量占全国的50%,镁牺牲阳极占全球40%以上。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国内领先、产量全国第一。河南的目标是:培育壮大先进超硬材料、尼龙新材料、铜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先进合金材料、化工新材料、先进钢铁材料、绿色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等9个产业链,实现从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的转变。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材料创新高地和先进材料基地。
二是打造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河南的优势是:拥有1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600余家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郑州城市群获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纯氢运行里程超过401万公里。智能网联汽车由研发测试进入示范应用阶段,郑州率先实现自动驾驶巴士开放道路运营。河南的目标是:以郑州、航空港区为中心发展整车,建设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产量规模进入全国前三位,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
三是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河南的优势是:手机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郑州智能传感谷集聚传感器相关企业超过3000家,气体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航空港区形成覆盖材料、设备、制造、封装测试、模块化生产的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南阳数字光电、洛阳光电、鹤壁光电子和汽车电子、郑州信息安全芯片等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河南的目标是:培育壮大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与智能传感器、光电、先进计算等4个产业链,建设全国专用芯片和封装测试基地,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到2025年,建成全国新兴的万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四是打造万亿级先进装备产业集群。河南的优势是:中铁装备盾构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郑煤机矿用液压支架产销量世界第一、自动化程度全球最高,卫华工业起重机产销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平高电气、许继集团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全国领先,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全国规模最大,中国一拖大中型拖拉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河南的目标是:培育壮大新型电力装备、先进工程机械、先进农机装备、机器人和数控机床、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节能环保装备等6个产业链,推动重点部件产品向高品质高性能、重点单机产品向系列化成套化、重点成套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持续跃升。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
五是打造万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河南的优势是:生产了全国市场上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以双汇等为代表的肉制品产业、以白象等为代表的面及面制品产业、以三全等为代表的速冻食品产业、以卫龙等为代表的休闲食品产业、以中沃等为代表的饮料产业、以十三香等为代表的调味品产业均已形成规模发展态势。河南的目标是:培育壮大休闲食品、冷链食品、预制菜、酒饮品等4个产业链,建立“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发展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推动我省由“中国粮仓”向“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跨越。到2025年,现代食品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六是打造万亿级现代轻纺产业集群。河南的优势是: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全国第六,棉纱产量全国第二,服装产量全国第六,毛皮产量全国第一,制革产量全国第五,制鞋产量全国第六。同时,家电家具领域涌现出新飞制冷、大信橱柜、致欧家居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河南的目标是:培育壮大纺织服装和现代家居两个产业链,建设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基地、现代家居基地。到2025年,全省现代轻纺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同时,李建涛表示,除了上述产业集群之外,河南还将打造现代医药产业集群。河南的优势是:新乡华兰生物的血液制品和流感疫苗、郑州安图生物的生物体外诊断试剂、长垣驼人集团的医疗耗材全国领先,普莱柯生物是国内兽用疫苗行业龙头,南阳福森药业双黄连注射液全国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信阳羚锐制药、郑州太龙药业、南阳宛西制药在中药生产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及卫材两个产业链,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中药高质量传承发展研发生产高地、全国最大的医药流通集散地。”李建涛表示。
民企入豫正当其时,合作未来可期
据李建涛介绍,目前河南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接近1000万户,民营企业超26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1.8%,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强引擎、对外开放的动力源、民生福祉的助推器。
2022年1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关于新时代促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带动各级以更鲜明导向、更有力政策、更务实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提质发展。
李建涛表示,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出台,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春天。我们真诚地欢迎各界朋友走进河南、投资河南、融入河南,共同分享发展机遇,携手开创美好未来。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惠企纾困,以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持续健全企业服务常态长效机制,强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主体培育,做优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打造优质企业梯队。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创新引领,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发展转型,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标准化建设,提升民营经济能级。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改革赋能,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深化改革,优化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体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生态培育,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健全司法执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培育一流营商环境。相信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把民企入豫和合作共赢带入新起点、推向新高度。”李建涛说。
责编:刘安琪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