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阳、张军强:建立政府投资性资本布局高技术产业的容错机制 | 聚焦专题议政④
大河财立方
2023-07-11 19:00:00
建议建立容错评价小组,设立高技术产业引导基金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7月11日,河南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郑州召开,围绕“发挥政府投资性资本的引领作用,推动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进行专题议政。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席、省总商会会长胡汉阳,河南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军强以“建立政府投资性资本投资布局高技术产业的容错评价考核机制”为题作联名发言,建议建立政府投资性资本投资布局高技术产业的容错评价考核机制,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

高技术产业发展风险较高

多地建立容错考评机制

胡汉阳在大会发言时介绍,高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技术产业的高风险特性影响国有资本进入、容错考评标准不一致影响积极性等。

为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省外很多城市建立了容错考评机制,出台了相关办法。比如,合肥市出台的《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给予天使投资基金40%的容错率。深圳市出台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规定,对子基金在项目投资过程中的超额收益全部让渡,同时最高承担子基金在一个具体项目上40%的投资风险,助力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跨越“死亡谷”。此外,无锡市出台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整体容亏最高40%,亏损超过40%的部分,先由天使基金风险准备金弥补,不足部分以原天使管理人的收益奖励为限进行弥补。

建立政府投资性资本投资高技术产业的容错机制

因此,结合河南省实际及外地先进经验,胡汉阳建议,建立政府投资性资本投资布局高技术产业的容错评价考核机制。一要明确容错免责的基本原则。在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过程中,既要坚持支持实干、激励创新,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还要坚持容纠并举、严守底线的原则,特别是对投资高技术产业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发现早纠正,防止小错变大错。

二要明确容错免责的具体情形。对于严格遵照市场规律和正常程序开展的投资,尽管最终仍达不到预期目标,建议免除国有资本管理团队责任。特别是在贯彻重大经济政策和决策部署、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执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以及管理资金资产资源和防控经济风险方面,出现失误错误时,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者,及时启动容错免责机制。

三要明确容错免责的具体标准。建议结合高技术产业特点,理性考虑投前、投中、投后整个投资链条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合理设定投资损失容错标准,特别是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企业,要设立亏损允许率。

四要明确容错评价的具体要求。在实施容错评价时,要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着重从政策法规是否符合改革方向、决策程序是否经过集体研究、实际结果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四个层面综合分析研判,并按照“申请、受理、核查、评价、反馈”的程序,及时启动容错免责机制。

建议建立容错评价小组

设立高技术产业引导基金

此外,胡汉阳建议,由国资监管单位牵头联合工信、科技、发改、审计、监察等单位成立高技术产业投资容错评价小组,出台容错评价办法,形成统一思想、制定统一标准、达成统一理解,确保相关投资行为得到精准保障。

同时,建议由财政、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高技术产业引导基金,出台实施方案,建立容错考评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为规范化开展基金投资提供基本遵循。另外,通过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真正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建设新通道,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