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接待游客1266.3万人次,河南文旅产业持续出彩
大河财立方
2023-06-25 11:20:01
深度打造“认知中华从河南开始”入境游研学品牌体系,世界研学旅游大会成功召开。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组建运营,银基文旅、建业文旅、洛阳文旅等进入“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榜”。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朱娟 文图】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把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上升为“十大战略”之一。近年来河南在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取得了哪些经验?6月25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河南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就上述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创意创造,活化转化优化,持续推动河南文化旅游工作出新出彩。”黄东升介绍,一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立品牌。出台“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实施方案,绘就品牌塑造“路线图”。精心策划文明起源、姓氏寻根等16条主题文化旅游线路,建设中华文明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举办“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元宇宙创造者大赛,实施“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百大标识数字化展示工程。创新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表达,“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远播海内外。

二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突破。成功举办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河洛古国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二里头遗址取得多项重要新发现,填补了都邑布局和手工业考古的空白。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取得新进展,揭示出中华文明早期发展阶段辉煌的殷商时代。我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和立项总数达到17处,14项考古项目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53个考古项目入选国家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均居全国首位。

三是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见成效。编制完成《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打造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全省700余公里沿黄复合型生态及文化旅游廊道初具规模。深度打造“认知中华从河南开始”入境游研学品牌体系,世界研学旅游大会成功召开。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组建运营,银基文旅、建业文旅、洛阳文旅等进入“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榜”。郑州中牟、新密文旅片区初显规模集聚效应,开封高水平打造宋文化保护传承高地,洛阳天街、洛邑古城等系列特色街区持续出圈走红。

四是乡村康养旅游加速度。高标准编制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大力推动交旅融合,规划建设旅游公路约16600公里。在全国率先出台乡村康养旅游地方标准,遴选391个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对首批创建成功的40个村奖补3.2亿元。文化和旅游部在我省率先启动“文产特派员”制度试点,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河南样本”在全国推广。开展“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青年乡村营造行动,我省被列为全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5个试点省份之一。持续推进“民宿走县进村”,落地建设“红旗渠人家”等5个民宿集群,建成运营758家精品民宿。

五是文旅消费强带动。全力拼经济、奋战全年红。今年以来,抢抓文旅行业恢复发展的黄金期,出台一系列文旅促消费政策措施,实施“引客入豫”计划,线上线下举办特色宣传促销活动。今年“五一”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5518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21.3%;旅游收入310.1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7.69%。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接待游客1266.3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34.1%;旅游收入55.5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23.1%。

“井喷式的数据增长,彰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也给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黄东升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着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充分发挥文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