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6月24日,由河南郑州航空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空中丝路 枢纽全球”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合作交流会在郑州航空港举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朱玉表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坚持致力于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搭建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企业坚定不移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我国中小企业呈现“量质齐升”态势
“中小企业占全球企业数量的90%以上,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在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朱玉表示,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并致力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营商环境、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等问题,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我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为中小企业“办实事”,推动其“办大事”。
朱玉介绍,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从量的方面看,中小企业数量规模快速壮大。从质的方面看,优质中小企业不断激发涌现。从贡献看,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不过,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偏重规模和增速,在企业做大过程中及做大之后,出现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企业不专、不精、不特、不新。”
协会多方举措,助力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作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娘家”和代言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坚持致力于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搭建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激发企业坚定不移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具体来讲,一方面推动创新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通过“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三赋”专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发挥质量标准品牌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促进融通带动。落实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广泛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设计研发能力、试验验证等创新要素资源,推动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供应链。
此外,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小巨人”企业的蓄水池。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继续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研究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为培育“小巨人”企业奠定基础;完善服务体系,依托国家、省、市、县四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载体服务支撑;深化国际合作,通过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集聚全球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资源,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举办专场对接活动,助力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携手航空港,助力更多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郑州航空港我国目前唯一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经济先行区,也是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十年来,抓招商、优环境,抓规划、提品质,抓平台、增能级,抓改革、创优势,实现政企沟通“零距离”、解决问题“零停滞”、政策落点“零障碍”,探索出一条“不靠海、不沿边,一条跑道飞蓝天”的开放发展新路径。建成投用了内陆地区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1+1+7”开放体系,成功搭建起河南与世界互联互通的“空中丝绸之路”。
对此,朱玉表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期待和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协会、河南郑州航空港共同携手,通过技术转移、孵化与产业招商,积极引入海外科创平台资源,设立中外科创孵化平台,搭建技术转移平台;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邀请证券交易所、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专家智库,筛选优质企业进行专业辅导与培育,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重点培育吸引国内成熟“专精特新”企业智造产能落地,带动企业进入“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体系。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