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财金先生》第19期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唐朝金 文 冉衡 摄影摄像】“河南我来过很多次,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如果没有来过河南,可以说就没到过中国。河南在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当中,要注重软基础的打造。软基础好了,资金、人才自然就会过来。”5月27日,前来出席河南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的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
河南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由嵩山智库、河南省中原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河南校友会联合举办。
在此次论坛上,吴晓求就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路径、当下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以及估值体系当中的中国元素等热点问题进行分享。
谈经济形势:“制度改革比政策调整更重要”
5月15日,央行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提出,要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
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8亿元。4月份,工业生产继续恢复,企业营收增长加快,利润降幅继续收窄。
当下,在中国经济恢复步伐明显加快、世界经济面临严峻困难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又将如何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势头?
对此,吴晓求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中国经济在2022年乃至一段时期,都将受到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为了缓解三重压力,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化改革,要继续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行,要不断深化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从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看,法制完善、制度改革比政策调整更重要,信心来自完善的制度,这种不断完善的制度核心是朝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方向演进。从更广泛意义上说,制度包括法制。所以,完善的法制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人们信心的根源。”吴晓求表示。
在吴晓求看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是相对浅层次的,关键是预期转弱,预期转弱就是信心转弱。在完善法制和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要重视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政策不能变化太快。
因此,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以及制定一个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策体系,给市场以信心,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需求收缩问题。需求收缩的核心是收入增长问题,政策的重点是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弹性很大。外部环境改善能有效缓解供给冲击对经济所产生的风险,法制、制度和政策稳定性能够解决预期偏弱的问题。
“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是一定大有希望。”吴晓求表示。
谈房地产:“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时代结束了”
5月中下旬以来,A股房地产板块先是一批房企被“披星戴帽”,然后股价纷纷跌破1元,触发了强制退市条件。多家曾经知名的千亿房企,也到了退市边缘。
对于当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吴晓求表示,“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时代,应该说结束了”。
在吴晓求看来,过去很长一个时期,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大幅度上涨。一些先知先觉的人通过城市化进程当中的房价快速上涨,实现了财富的快速升值。
“我在很多场合都讲了,我们的房地产价格和我们收入相比较,应该是相对比较高的。所以总体上看,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时代已经结束。目前的高房价,给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中国的未来在年轻人,要让他们有希望。”吴晓求说。
吴晓求表示,如果居民的财富都是通过不动产投资来实现财富升值,这说明国家的金融体系是不成熟的,没有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证券化金融资产来进行财富管理。
“所以,我们还要调整财富配置结构。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越来越高,是基本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因。”吴晓求说。
谈金融创新:
稳步推进金融结构性改革满足社会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业态的多样性、资本业态的多元性逐步显现出来,这对于推动中国产业升级、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从经济角度看,吴晓求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和两大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一是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产业升级和迭代。二是金融的作用,要正确看待金融在整个国家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这样大的经济体中,金融的现代化变得至关重要,金融创新是金融现代化的原动力。
吴晓求谈到,科技进步、产业革命带来金融业态的变化。金融和科技是高度耦合的关系,金融科技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及效率提高,科技进步推动金融成长性业态的形成。
“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仅限于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更重要的是满足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不同类型投资者需要在不同结构层面上进行收益和风险的匹配,选择不同类型的资产,这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才能完成。”吴晓求表示。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财富管理需求逐步增加。在吴晓求看来,随着过去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批人经过市场培育,已经形成了不同的风险偏好。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应该开发出更加多样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
同时,吴晓求还表示,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金融监管要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谈估值体系的中国元素:
“对现有估值体系的增量贡献”
作为近段时间以来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当天的活动上,吴晓求继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之后,再谈“估值理论体系中的中国元素”。
吴晓求表示,对照西方成熟资本估值理论来说,中国市场存在包括文化、法律、制度在内的不同背景,这三个因素在中国的估值理论变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上市公司群体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国有控股的,这是我们的一个特点。对于这个特点,我们将如何估值?这是需要我们进行探索的。例如我们的国有银行股,在中国市场上定价是比较低的,平均来看就是3—4倍市盈率,0.5倍左右的市净率。放眼全球市场,与同类银行股相比,我们国有商业银行的指标是明显偏低的,虽然我们盈利能力超过他们,但是在定价方面确实是大大低于他们。我国市场上国有银行定价比较低的原因,与投资者的判断是存在关系的。投资者的判断标准,偏向于考察这些银行持续创新能力等因素。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理论体系,在特定范围内是有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背后是国家信用,它们的估值水平应该高,但现在的实践还没有充分说明这一条。”吴晓求表示。
吴晓求表示,研究估值体系的中国元素,意在做出增量贡献,有两大要点:一是必须要深刻地学习借鉴现有估值理论体系。西方的估值理论体系构建了现代金融的核心基础,现代金融意味着金融市场与估值理论的发达,否则就是传统金融。传统金融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对利率的研究。利率理论在1960年之前的一百多年中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通常来说,利率决定比资产价格的决定相对简单,资产价格的决定则非常复杂,随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科技在估值中的作用,影响估值的变量越来越多。
在吴晓求看来,研究估值体系当中的中国元素,必须要有宽广的包容精神。研究中国元素对估值理论体系的影响,不是要构建一种独特理论去否定其他理论,而是对估值理论做增量贡献,贡献出中国的制度、中国的视野、中国的元素的价值。
“在此过程中,国际视野和包容精神变得非常重要,同时这也是对人类文明在估值体系方面做出的贡献。当然,这个贡献是非常缜密的学术研究,对校正完善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定价体系能够起到理性而客观的指引作用。”吴晓求表示。
谈河南:“软基础建设更重要”
作为知名经济学家,吴晓求此前曾多次来到河南。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厚重。可以说,没有来过河南,就不能说到过中国。”吴晓求说。
2022年,河南GDP突破6万亿,达到61345.05亿元,同比增长3.1%。这一增幅居全国第15位和经济大省(指经济总量前6位的省份)第2位。
对于河南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吴晓求表示肯定。同时,吴晓求表示,河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软基础的建设。
“软基础建设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经济发展的软基础建设很重要。软基础打造好了,资金和人才就会到来。河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取得更大的成就。”吴晓求表示。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