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超500点
5月18日晚,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超500点。而在5月17日上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关口,为年内首次。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有所回落,主要是近期公布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内需复苏节奏短期波动,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基本面对人民币构成一定拖累。美元利率维持高位,对外贸企业结汇行为构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短期市场供需。
此外,今夜,2023年FOMC票委、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Lorie Logan)表示,由于美联储的目标是将通胀率降至2%,她仍然担心通胀下降的速度是否足够快。因此,在美联储6月份的会议上,她可能还不会同意暂停加息。这意味着,洛根认为,目前的经济数据不足以证明美联储在6月份的下次会议上暂停加息是合理的。
招商证券分析称,中美实际利差压缩是背景,4月经济数据显著低于预期是关键催化剂。人民币中间价与中美实际利差趋势(负)相关性极其明显,此前国内债券走强、美国通胀回落共振之下明显压缩了中美实际利差,人民币汇率本身承受了一定压力。但催化剂是显著低于预期的4月经济数据。4月单月GDP两年同比或略高于2%,1-4月累计两年同比大致略高于4%,换算到全年对应5-5.5%,比高频数据反映的情况还要差一些。进而,在美元指数显著低于3月初之下,离岸人民币汇率已经破7。
此外,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尚可,债务上限因素加持之下,美元指数反弹。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5月17日)预计Q2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2.9%,对应同比为2.3%。衰退预期也理应推后。此外,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略微复杂,我们以及市场都认为最终不会违约,但两党博弈仍会加剧市场扰动,所以不乏会有投资者试图持币观望,那么就会增加美元现金需求。
那么,人民币汇率会一路贬值吗?招商证券称,短期看,“汇率”与“债券”存在跷跷板,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否持续取决于利率,也即债牛是否延续。中美实际利差大致决定人民币汇率趋势。而此处我们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CPI同比差值代表实际利率,很显然,未来1-2个月中国CPI同比或小幅上扬、美国小幅回落,进而若国内延续债牛格局,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的压力就会大增。
而中期看,中国经济周期与美元指数将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短期扰动过后仍看人民币升值。
1)先看内因。从经济周期来看,Q2底部徘徊后PPI将回升,目前中国处于被动去库存附近,Q3末到Q4初将进入主动补库存。此外,国内政策的关键是就业,若高频数据继续回落,失业率下行趋势或中断,政策理应托底。
2)就美元而言,年内跌破100仍是大概率。短期逻辑:首先,美元尚未充分计入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而我们在5月FOMC点评中指出产出缺口转负意味着今明两年美国将迎来降息周期。此外,一旦上调债务上限,美元现金需求转弱,并且国债供给增加、财政压力马上浮出水面。中期逻辑:疫情避险推动美元升破100,疫情“结束”美元丧失避险功能。长期逻辑:去美元化仍在持续,边际弱化无碍大势,在美元全球外储占比下降过程中美元指数终将呈现贬值。
而可能受汇率影响,今夜美股中概股普遍下跌。
责编:陶纪燕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