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3月31日,华为在深圳坂田基地举行2022年年度报告发布会。报告显示,华为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6423亿元(人民币,下同),与上年基本持平,但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滑68.7%,净利润率5.5%处于低位。
一面是华为净利润大幅下滑,另一面是研发投入再创新高。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615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5.1%,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元。
雪后疏梅正压枝,春来朝日已晖晖。
压强式研发费用之下,未来华为哪些业务领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华为战略定位又是如何调整的?在年报发布会上,徐直军、孟晚舟做了回应。
华为将25.1%营收投入研发
财报显示,2022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642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178亿元,同比下降70.2%。净现金1763亿元,同比下滑26.9%。同时,公司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滑68.7%。
回顾2022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继续影响着公司经营。“身处暴风雨中,我们在继续奔跑,努力保障业务连续,确保对客户的支持与服务;我们也努力多打粮食,使自己既能生存下来,也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他说。
面对净利润等指标的下滑,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发布会上解释道:一方面是因为终端营收大幅下滑,导致经营利润不佳;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业务连续性,华为进行了压强式研发投入。但她认为华为财务稳健,一方面华为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依然相信华为、选择华为;另一方面,去年末华为的净现金余额是1763亿元,可以支撑大部分商业计划。
根据华为财报披露数据,从2019年到2022年,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规模,从4673亿元减少至2144亿元,这成为拖累华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原因。因此,外界也非常关注华为未来的增长点。
对此徐直军表示,在2023年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持续生存和发展都将是华为公司战略的核心命题。华为的战略举措是开创增长机会、提升发展韧性、以质取胜,压强式研发投入,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性,提升产品竞争力。
数字经济发展将支撑华为未来成长
“数字经济正在全面加速发展,智能经济正在推动数字经济进入新阶段,绿色化推动能源和电气化的再一次革命,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打开了充裕的增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7年可参与市场空间将达到万亿美元。”徐直军说,在芯、软、硬、端、网、云的协同,为华为构筑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今年的年报首次披露了产业维度的收入,展示了其在数字经济方面业务培育的成果。其中显示,ICT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收入3540亿元,助力加速行业和全球客户绿色低碳化转型的数字能源营收达508亿元,华为云业务快速增长营收为453亿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营收为21亿元。华为终端业务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214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消费者业务收入2434亿元再度下滑11.9%。不过,孟晚舟表示,“鸿蒙生态正在发展和培育中”。
在年报发布会上,孟晚舟着重介绍了华为在云计算、数字能源业务等业务板块的发展情况。她披露,华为云已经布局全球29个地理区域,客户来源为金融、制造等行业,未来华为云力争发展超过100万家合作伙伴,联接超过1000万开发者,服务1000万企业客户,努力成为行业数字化的“云底座”和“使能器”。在加速行业绿色转型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底,华为数字能源助力客户累计生产绿电6951亿度,节省用电195亿度,减少二氧化碳3.4亿吨,相当于种植了4.7亿棵树。
从此前的董事会换届也可以看出,上述两个板块的主要负责人侯金龙、张平安已被选举为董事会成员,近两年华为云保持高速增长,更是让业务负责人张平安晋升常务董事,与他昔日的上级余承东同级,排名甚至在余承东之前。
华为重申不造车
在年报发布会上,徐直军、孟晚舟也回应了近期华为的热点问题。
此前徐直军曾透露,华为三年来围绕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和芯片开发三条研发生产线,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工具,完成了软件/硬件开发78款工具的替代,保障了研发作业的连续。
针对近期关于实现14nm以上EDA工具国产化的问题,徐直军在年报发布会上回应称,不是华为解决了14nm以上EDA工具国产化的问题,而是华为和产业界伙伴一起共同打造了14nm以上工艺所需EDA工具。“中国半导体产业近几年被连续制裁,我想产业界也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自救、自立、自强,制裁中重生。”
此外,在回答消费者何时能用上华为5G手机时,徐直军表示,华为手机业务一度做到全球第二,但如今只能排入“其他”。如果希望买到华为的5G手机,要期待获得美国商务部的5G手机芯片许可。
徐直军在发布会现场,重新发布了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决议的有效期只有5年。对此,他解释称,这是因为华为文件有效期最长只有5年,华为不造车的战略没有变,只会作为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我们最新的决议要求,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之中,我们会对所有旗舰店的宣传物料进行整顿,使之回到华为不造车的战略定位上来。”徐直军说。华为不会造车,也不会有华为品牌的汽车。
4月1日上午,大河财立方记者发现,华为旗下门店开始拆除“HUAWEI问界”的标志,郑州一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已收到总部通知拆除了HUAWEI相关标识。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