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发布网络消费典型案例,涉限时免单、在线租赁等领域|关注3·15
大河财立方
2023-03-15 16:56:30
近五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共审结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9.9万件、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2.3万件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商家因“差评”擅自公布消费者个人信息,是否构成侵权?以盈利为目的持续性“出让”二手物品,是否需要承担经营者责任?外卖平台未审核餐饮服务提供者资质,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十件网络消费典型案例。上述网络消费可能遇到的热点问题,在现实的判例中均可找到答案。

据介绍,加强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主动适应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大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消费升级的法治环境。

当前,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基本消费方式之一。网络消费纠纷案件也随之增长,近五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共审结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9.9万件、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2.3万件。以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为例,2018年一审审结1.2万件,2022年一审审结3.2万件,案件数量增长近两倍。除这两类案件以外,还有大量涉及产品责任、租赁合同、旅游合同等网络消费的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网络消费领域的法律适用问题。2022年3月,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对网络直播营销、外卖餐饮等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作出回应。

此次发布的十个网络消费典型案例精选自全国法院报送的数百起案件,涉及负面内容压制合同效力、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充值、在线旅游预订服务、限时免单促销、二手商品交易、在线租赁、平台经营者责任、网络食品安全、格式条款效力等问题,旨在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不断加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引导电商主体规范经营,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明确权利行使边界和责任范围,进一步发挥司法裁判引领作用。

【链接】案例目录

案例1:不正当干预搜索结果的“负面内容压制”约定无效——某文化传播公司诉某信息技术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案例2:商家因“差评”擅自公布消费者个人信息构成侵权——张某等人诉某商家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案例3:未成年人超出其年龄智力程度购买游戏点卡,监护人可依法追回充值款——张某某诉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

案例4:提供酒店在线预订服务方应当履行协助退订等合同附随义务——熊某等诉某旅行社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案例5:限时免单条款约定条件成就,经营者应当依约免单——张某与周某、某购物平台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

案例6:以盈利为目的持续性销售二手商品,应承担经营者责任——王某诉陈某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

案例7:电商经营者销售未标明生产日期的预包装食品,应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彭某某诉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

案例8:外卖平台未审核餐饮服务提供者资质应承担连带责任——王某与甲公司产品责任纠纷案

案例9:在线租车公司未按照承诺足额投保三责险,应在不足范围内对消费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杨某与某租车公司车辆租赁合同纠纷案

案例10:“不支持售后维权”的霸王条款无效——张某与吴某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

查看详情,请点击链接:

网络消费典型案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