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毅
我的籍贯是永城,只不过没有在那里生活过。我的父亲从当兵离开老家,也一直在洛阳定居,极少回去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在周末会带我喝豆粥。他一般拿一个铝饭盒,买一碗粥,再买几个水煎包,然后重复告诉我豆粥是怎么磨出来的,说他小时候在集镇上吃的水煎包是如何好吃,老家的更好吃之类的。
谁承想,这些话也磨进了记忆中。
十几年前,那时,住在聚源路附近,在附近溜达,无意中遇到一家“印象永城”,我只在早上去过。
祥盛街与万安街是一个丁字路口,东南角有一家小吃店,紧挨着豫法商务酒店,专做永城特色,有豆粥有牛肉煎包有饣它(读sa)汤。
先在门口桌子买票,然后去排队取吃的。两个窗口冲着马路,一个是豆粥、饣它汤、胡辣汤,一个是水煎包。
一个人去的话,可以排一个队,吆喝着取两样东西。之前的咸菜是免费的,店家自己做的,偶然间听到有人问起如何弄得这么好吃,老板还仔细讲过,我没有记住。
店是真的小,早上总是满当当的。外面不让摆桌子,时常看到有人,搬两个圆凳,一个放吃的,一个用来坐。也有蹲在那里,只用一个凳子的。
搬走之后,曾经专程去过。这几年,突然涌现出许多“李四辈”,卖的东西都一样,总体整齐了许多。
味道就是一种记忆,我一直惦记着什么时候回去喝汤。
上周日,“父亲节”。老爸在电话里把我臭骂一顿,中心思想是陪他孙子时间太少。想想也是,人家更爱吃麦当劳,我小时候也没有,口味都不一样了。
【编者后记】
第一次知道sa汤用输入法可以这么拼出来,还是刘兄油菜花啊。
这家店导航都搜不到,不过文中有很详细的地址,门头也还算显眼,应该可以按图索骥。
实习编辑:郎润乾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