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老刘的郑味:郑味武汉名吃
大河财立方
2023-03-15 15:19:00
林科路与经一路西南角,有一家名为“武汉名吃”的餐馆,斜对角是葛记焖饼。

□ 刘毅

上周四中午和老谢餐叙,当然他们单位同事都叫他小谢,一位90后的江西帅锅,做为一名新媒体从业人员,各种鼓动我不要写文字了,应该去录视频,做抖音。

斯坦福大学法语和意大利语系教授罗伯特・哈里森的书《花园:谈人之为人》。这本书里写到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新人类:他们在电脑屏幕上和影视世界中远远要比在三围空间更为自在。

罗伯特这样描写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年轻人:他们“穿过像巴布亚新几内亚雕塑公园那么精彩的地方时总是低垂着头,瞧都不敢瞧一眼矗立身旁的一尊尊唤人驻足静观、为之惊诧的雕像”。

他曾目睹学生们在夕阳下一个接一个地从一棵树下走过,“就在他们头顶上方,一只猫头鹰正兴致勃勃地呼鸣着,却没有人哪怕抬头看上一眼”。

即使是在斯坦福这样的地方,今天的年轻人在大学学习上四年,“那些树林、庭院、花园、喷泉、绿地、艺术品与建筑群都魔法般地消失在一层幕障背后”。这样的人我似曾相识,其中也有一个忙忙碌碌时我自己的影子。

写作的描述应该和视频不一样,就像我看金庸小说一样,总感觉写得许多经典各种演不出来。

代同志天天挂在嘴边的饭店,终于带我们去了。林科路与经一路西南角,有一家名为“武汉名吃”的餐馆,斜对角是葛记焖饼。门口停车依然需要自己想办法,有朋友去得晚,车仍在了农业路高架下面,离得倒也不远。不知道是怎么设计的,厨房和餐厅完全分开,几米远的距离,端菜都要服务员从外面走。代总点的菜,他说自己从05年就在他们家。那时就是一个热干面摊,慢慢发展成现在的饭馆。

大门朝东,一楼是散台,吧台在楼梯下面,二楼都是包间,面积很大,每个屋里都有服务按铃。他吃了十几年,主要就是那几个菜,热干面、米酒汤、扒皮鱼。那天惊喜发现盘龙鳝做的蛮好,有些菜味道偏辣,根全总来了兴致,点得啤酒。据树勋讲,从老板到服务员都是武汉人。从上大学开始,在他哥家住的时候,偶然发现,就这样吃到现在。

对于他,这里面是一种有时间得记忆,对于我们却无法完全体会过去的那些年。

在《帕洛马尔》中,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这样描绘我们所处的时代:生活在狂躁拥堵世界里的帕洛马尔试图专注和敏锐地观看世界以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但他失败了。

他访问日本京都龙安寺的石庭,却无法体会到旅游手册上对庭院精神的介绍;他和其他游客一样伸着脖子张望,得出的只是一些陈词滥调的感悟,却无法触及渗透庭院构思的心灵。这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花园的时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它更深处的背景在于我们对时空维度感知方式的变化。时间与空间各具一个主观维度和一个客观维度,我们所属的世界决定或构建了这两种维度以及两者间的相互穿透。

我一直困惑于我写得内容读者看了是什么感受,之前不在意,现在写的多了,就在想加一些特殊的标记:比如说时间的顺序,对于我是清晰的,对于其他人呢,时间标记大多是模糊的。我试图加一些人名、加一些故事,因为专注于写美食不完全是我的本意,所以老谢同志关于做美食抖音的事情我做不来。和时间重合的就是与之并列共时的体验,有先后次序,有往事,有别离,有人………

就像是我上文中写到一样,我对于代同志十五年专注一家店的言语是无法完全感受到的,能感受到的是辣味。正如我一直惴惴不安因为不能接触到读者,只是把美食加故事进行描述,指给所有人看。

我寄希望于通过一个城市里有彼此记忆的共时邀请你走进时间深处与我相遇。

【编者后记】

《帕洛马尔》的作者卡尔维诺是出生在古巴的意大利作家,读他的书约等于老牌文青。他还有本书很有名,叫《看不见的城市》,很好看,有空刘兄可以好好写一下他。

实习编辑:郎润乾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