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的朋友
刘毅注:我写了一些关于郑州的小吃。有朋友滔滔不绝的开始讲一些我不知道的故事。我仅仅是记录者。
正文:
在19中读书的时候,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家住在汝河小区,所以晚上下晚自习的时候会一起骑着自行车经过伊河路,桐柏路,来到汝河路的汝河小区吃夜市,那个定义了郑州市井生活的地方,我的同桌李洋,全年级第一名的大神就住在那里,我印象深刻。
在郑州人眼里,夜市,绝对是味蕾和心情起飞的最佳场所。一把烤串、几只生蚝、三个凉菜,再来一打啤酒,畅快的一晚用这样的方式结束,简直不能更满足。而郑州夜市江湖里的扛把子,非西郊莫属。
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夜市街和美食广场,西郊的夜市大多出现在老式的居民区,拥有100多栋居民楼的汝河小区,几乎成了夜市的代名词。郑州三大夜市之一汝河小区夜市就在那里,作为从小在西郊长大的孩子来说,汝河小区夜市真的是脑海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位于西郊伏牛路上的汝河小区是郑州市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型住宅小区,在这之前的郑州住宅都是以单位为中心居住,汝河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由政府组织修建提供给一些没有住宅的单位和集体的公租房性质的第一个大型住宅小区,是当时郑州首屈一指的大型社区。
人多,就有生意做,到90年代,小区慢慢地发展出自己内部的自由市场。后来小区里的住户也开始争先恐后地建起铁皮房子,租给商贩们吃租金或者自己经营起小饭馆。
饭店多了,价钱还实惠,到了夏天,支上烧烤架,弄几张桌子往路边一摆,就成了小区附近居民消夏的完美选择。从此,汝河小区的夜市烧烤渐渐成了规模,开始在西郊名声大噪。
老沙烧烤、老五烧烤、老赵炒凉粉、老尚鸭肠、付记杏仁茶、天府串串香……各种好吃的东东让人欲罢不能,每每前往,排队的人都老长。
晚上下班时间是第一波人流高峰,工作一天回来的人,家门口吃个串串、酸辣粉、灌汤包,再买杯杏仁茶,价廉物美,十几块钱就把晚饭解决了。晚上8点,啤酒开始成为主角,人们三五成群地在一个个烧烤摊前推杯换盏。过了10点,人流开始平息,店主开始收拾已经堆满好几箱的空酒瓶,但这还不是结束,对于那些在别的地方已经喝过一场的人,这里才是一晚上两场酒的完美收官之地。
烧烤是夜市的标配,大张伟唱的歌里提到的“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吃烧烤”,很写实,对很多人来说,“撸串”是光顾夜市的第一要务。汝河小区的烧烤摊子很多,竞争也非常激烈,但“网红”非老沙烧烤莫属。
汝河小区夜市30多年元老级小吃摊,遁世绝俗,依旧是客聚如潮,人多到座位都要抢了。除了烧烤,也有很多小清新的食物,比如每次都需要排队半小时以上的付记杏仁茶,与旁边的杏仁茶摊子相比,生意火爆至少2倍。
可以说,汝河小区在几百米的街道上,可以品尝到来自全国的小吃,比如开封羊肉炕馍、福建大馅儿馄饨、上海生煎、长沙臭豆腐、山东杂粮煎饼、柳州螺蛳粉……更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小吃滋味地道,一二十年的老店,却依旧让食客们趋之若鹜。
在汝河小区北门西侧,两家口碑爆棚的酸辣粉店活得也是有模有样。山城酸辣粉是得排长队等着吃的存在,一个小窗口,外加门前三四张小方桌和十几个凳子,就组成了他家店的全部。
但这完全不影响食客的热情,一到傍晚,不仅小桌前爆满,找不到桌子的人们,把酸辣粉往凳子上一放,就呼哧呼哧地蹲在路边享受辛辣美味的爽快。好吃的主,还会顺道买个旁边的灵宝肉夹馍解馋,两家店就这么相辅相成地开了十多年。往西隔上20米,豫味酸辣粉也不甘示弱,味道也是一样的好。
对了,我最爱的是夜市里的生煎馒头,一锅出来瞬间卖完,没有招牌没有门头,最开始是老板推个三轮车卖,后来有个临街的小店。一定要趁热吃,鲜肉馅的还带有汤汁,外皮一面焦香酥脆一面软嫩滑爽,馅料鲜香多汁,一口下去幸福感满满。
这里搭上过郑州第一波发展的快车,也在渐渐地被更加高大上的生活模式遗忘。但味道不会忘……
【编者后记】
郑州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全国美食,群~英~荟~萃!
刘兄说这是他朋友写的,为啥一股郑味原味?这仿写也太厉害了吧。。。
实习编辑:郎润乾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