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大会发言人王超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拟完善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有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此次立法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王超介绍,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这次修法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是完善立法指导思想和原则。二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明确立法和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三是完善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的制度机制,完善授权决定制度。四是贯彻和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五是明确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有关要求。六是明确监察法规的法律地位,完善部门规章制定主体。七是完善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明确地方立法中的区域协同立法及其工作机制。八是完善备案审查制度。九是加强立法宣传工作。
“这次修法将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及其要求,总结实践经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确保立法工作中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了解基层情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王超表示。
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占26.54%
新一轮的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已经完成。我国人大代表在构成上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推动各级人大代表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王超介绍,中国的人大代表选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主选举,是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中国的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民族都有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中,基层群众都占有相当比例。比如,262万多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在县级人大代表中所占的比重为52.53%,在乡级人大代表中所占比重为76.75%。
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
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目前全国各地设立了20多万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本实现了乡镇和街道的“全覆盖”。各级人大以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平台为依托,结合人大职权,广泛组织代表通过调研视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积极为民代言发声,推动解决群众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国各地已设立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新一届全国人大将如何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王超介绍,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理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把人民当家作主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贯穿立法全过程,制定了一批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国家治理需要的法律。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设立了3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1个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了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这些联系点已成为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的“直通车”。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新一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贯彻实施选举法、代表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监督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相关机制平台,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