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 杨萨】又一省份明确农信系统改革路径。2月28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山西省联社)发布公告称,决定正式启动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
2022年4月,浙江率先落地全国省级农信联社改革“第一单”。此后,甘肃、四川、河南、辽宁等地也陆续明确了省联社改革模式或改革方向,各地省联社改革开启加速模式。
山西省联社明确改制方向
将开启联合银行模式
作为农信社改革的重点,省联社改革模式一直备受关注。
2月28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山西省联社)发布《关于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制组建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
公告称,山西省联社决定正式启动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成立后,原山西省联社法人资格取消,原山西省联社的业务、资产,以及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均由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承继。
山西省联社官网显示,目前,全系统有11家市级机构(3家市联社、8家审计中心)、108家县级机构(100家已改制为农商银行、8家农信联社正在推进改制)、3005个营业网点,员工50000余人。
据媒体报道,截至2月14日,山西省联社各项存款余额12343.3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701.81亿元,较年初净增384.07亿元。其中实体贷款余额6307.76亿元,较年初净增299.95亿元。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5年7月,山西省就印发《山西省地方金融改革框架方案》,其中明确,深化全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加速高风险社处置进程,到2016年6月底,全面完成高风险农信社改制工作,到2020年末,全面完成农信社改制任务。2021年9月8日,山西省金融办联合中央驻晋金融管理部门出台《山西省金融提振赶超行动方案》,对山西省金融发展提出了明确方向,要求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改革,推进农信社改革,支持城商行做优做强。
政策引导、因地制宜
全国农信社改革工作再提速
随着自身发展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省联社体制如今已经无法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2020年5月,银保监会制定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意见》,将新一轮农信社改革提上日程,核心目的就是改变原有机制,逐步将农村信用社建设成为产权明晰、治理健全、资本充足、支农支小特色鲜明的现代农村银行。
关于省联社改革的方向和模式,目前市场上较为认可的省联社改革模式有4种:一是成立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二是转型为金融服务公司,三是改制为农商银行控股公司,四是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
不论选取哪种模式,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多地的农信社改革工作均在提速。从落地成果来看,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各地省联社改革按因地制宜、“一省一策”的原则展开,已有10多个省进入实质性酝酿与准备阶段,涉及四川、云南、山西、内蒙古等多地,农商行的组建模式也因地制宜、较为多样。
2022年3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现在各省农信社改革都有方案,银保监会正在指导完善修改。有的可能选择了由下到上的持股。有的是双层结构,省联社是法人实体,县级联社是一体。有一些地市是三层结构,还有一个省里面组建几个农商银行,多个板块。也有极少数的规模比较小,分成两个到三个农商行、农信社。但改革的方向都是一样,就是要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2022年12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2)》指出,深化省联社改革成为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相关机构按照因地制宜、“一省一策”、分类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改革模式。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