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周口银保监分局局长马忠:为何周口金融业贡献度低?
大河财立方
2022-12-27 15:30:00
2020年周口金融业经济增加值87.13亿元,同比增长8.22%,对GDP贡献率为2.67%,低于全省水平(5.37%)2.70个百分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2022年即将过去,对于金融业来说2022年可谓不平静的一年,周口金融业发展也经受了新的考验。

“长期以来,周口市金融系统积极主动作为,强化精准服务,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为周口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金融贡献度总体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近日,周口银保监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忠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着重谈了周口经济循环中金融机构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导致贡献度低的诸多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现状】

周口金融业贡献水平弱于全国、全省水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与经济两者共生共荣。近年来,周口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如何?马忠认为,周口金融业直接贡献率虽然在增长,但弱于全国、全省水平。同时,资金供给效率和信贷投放不足,金融深度和广度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明显。

2020年周口金融业经济增加值87.13亿元,同比增长8.22%,对GDP贡献率为2.67%,低于全省水平(5.37%)2.7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3%)5.63个百分点。与邻市相比,周口金融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低于商丘市(3.55%)0.88个百分点,低于驻马店市(3.87%)1.20个百分点。

社会融资规模方面,2021年周口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83.17亿元,占GDP比重为10.96%,河南省为14.89%,全国为27.40%。周口市融资规模增量占GDP的比重低于全省3.9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6.44个百分点。

从金融深度来看,截至2021年12月末,周口市各项贷款余额2018.33亿元,贷款占GDP的比重为57.73%。同期河南省各项贷款余额为70406.88亿元,贷款占GDP的比重为119.56%,全国各项贷款余额191.54万亿元,贷款占GDP的比重为167.47%。

从金融广度来看,周口市人均贷款为2.24万元/人,比全省水平(7.08万元/人)低4.84万元/人,比全国水平(13.57万元/人)低11.33万元/人。与邻近市相比,比商丘(2.77万元/人)、驻马店(3.17万元/人)两地分别低0.53、0.93万元/人。

除此之外,周口金融业产融结构不合理且资金运用率偏低。

分产业来看,产融结构上,周口金融业第一产业贷款为367.30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10.57亿元,前者占后者的比重为60.16%;第二产业贷款为205.9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16.79亿元,前者占后者的比重为14.54%;第三产业贷款为1445.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68.88亿元,前者占后者的比重为98.38%。工业和制造业产融占比最低,第二产业贷款投放缺口相对较大。

资金运用率方面,截至2022年10月末,周口市银行业存贷比为43.62%,河南省银行业存贷比为52.11%,低于全省存贷比8.49个百分点。周口市各项贷款余额2198.56亿元,较年初增加180.23亿元,增长8.93%;全省各项贷款余额75375.63亿元,较年初增加4968.74亿元,增长6.88%。周口市贷款增量仅占全省贷款总量的3.63%。

【是何缘由】

金融信贷经济契合不足/地方政府支持引导不强/实体经济融资渠道不宽

周口金融业贡献率低是何缘由?

首先是金融信贷经济契合不足,马忠认为,从信贷需求端来看,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信贷需求不足。受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市场主体信心持续下降。大型企业资金相对充裕,以提前还款控制财务成本;中小微企业经营受疫情等冲击较大,资金需求降低。二是缺少优质客户。周口优质客户较少,同一优质客户普遍在多家银行均有授信,银行间为吸引客户竞争激烈,周口域外银行亦与本地银行争抢市场。

从信贷供给端来看,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银行服务质效不足。在服务业、绿色经济产业、科技产业等轻资产领域的贷款产品较少,且提供的产品在企业准入、资产评估、抵押担保和信贷审批流程等方面也缺乏针对性的创新,形成中小微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二是风险管控压力日增。农合系统集中开展不良贷款清收,贷款存量一定程度减少;尽职免责工作落实不到位、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信贷人员对贷款审批极为谨慎,不愿投放贷款或者只投放抵押类贷款。三是银行体系不完善。周口市金融机构中,金融机构类型单一,目前尚无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大部分为国有银行、城商行的分支机构。

其次,地方政府支持引导不强。

他认为,一方面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包括建立健全专项财政贴息、信贷风险补偿和信贷投入奖励等措施;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提质,政府在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工作方面还需发力,地方优势资源和区域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此外,政府推动金融生态环境优化仍有提升空间。政府主导的银企对接活动、金融债权资产保护机制、社会诚信意识建设等方面仍需持续努力。

“实体经济融资渠道不宽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马忠分析称,一是直接融资较少。除银行信贷外,其他形式融资较少。债券融资规模占直接融资规模的主要部分,股权融资规模很小。

二是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周口市证券、基金、期货等机构发展滞后。据介绍,目前周口全市共有7家证券公司、11个证券营业部,且营业网点分布不均,11个营业部中的6个集中在市区,部分县域没有设立营业部。

“周口市资本市场在企业上市、大宗交易、发行债券等方面经验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金融思维,迫切需要发展具有周口特色、规范统一的区域性交易市场,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助力。”马忠说。

【建议】

加强薄弱领域金融支持,建立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如何提升周口金融服务能力?马忠给出建议和具体措施。

“一方面要增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强化地方党委的领导作用,压实风险处置的各方责任,金融机构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另一方面要坚持金融宗旨的人民性,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加强薄弱领域金融支持。”他说。

比如,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要立足于本地、回归本源,遏制脱实向虚,守正创新,优化和完善金融产品体系,主动对接周口重大项目建设和各县区特色主导产业,强化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信贷资金支持。

同时,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改进“三农”金融供给,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显著,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支持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

此外,还要统筹金融发展的安全性。周口金融业自身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找准金融服务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稳妥有序出清高风险机构,加大非法金融活动整治力度,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加强市场主体监管,将影子银行负面影响和风险降到最低。

优化金融生态的成长性也十分必要。

马忠认为,一方面要优化诚信环境加大诚信教育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和市场主体珍视自身信用,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为“引金入周”创造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要健全市场化增信机制,培育市场化信用服务机构,重塑担保行业发展,引导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为市场主体提供增信服务,引导行业协会等组织搭建增信平台,引进省级担保机构拓展周口市担保业务。

此外,还应建立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做好平台顶层规划设计,强化政金企深度对接,充分发挥政府组织优势,鼓励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入驻平台。“平台汇聚机构地图、智能政策、贷款、保函、保险、理财、上市服务等全金融功能,客户发布需求,金融机构可在客户授权的前提下精准捕捉信用状况及金融需求,快速高效开展金融服务,缓解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等难题。”他说。

责编:高帅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平顶山港已具备开港条件
07-23 17:17河南交通投资集团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