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助万企”如何助推新乡民企走向“优秀”?企业说话了
大河财立方
2022-12-27 10:23:16
近年来,新乡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工作,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12月20日,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郑州召开,来自新乡的优秀(杰出)企业和优秀(杰出)企业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

当日,新乡市有6家民营企业和7位企业家获得表彰,其中卫华集团获表彰“河南省杰出民营企业(行业领军型)”,海滨药业、花溪科技、华洋粘合剂、天力锂能、大林橡胶获表彰“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成长创新型)”;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获表彰“河南省杰出民营企业家”,驼人控股集团总裁王国胜,河南知微生物董事长、新乡王氏集团总经理王玉桥,心连心集团董事长刘兴旭,银金达集团董事长闫银凤,科隆新能源总经理程迪,春江集团副总裁、宝泉旅游总经理裴将获表彰“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

12月21日,新乡市工信局党组书记杜家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新乡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工作,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为高质量项目开出绿色通道

心连心、卫华集团大项目加速落地

以往办理征地手续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万人助万企’活动的帮助下,公司新投资两个项目建设用地只用了3个月就拿到省批文。”12月22日,心连心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得益于新乡市推进的“万人助万企”活动。

上述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随着相关土地手续、环评手续的快速办理,心连心集团的新项目也很快开工建设,赋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据悉,心连心集团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于1969年,总资产规模280亿元,是国内单体规模一流的尿素企业,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尿素、复合肥及煤化工相关产品等。上述新建两个项目,均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项目。

为积极响应国家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2022年10月卫华再次投资40亿元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二期。

据悉,卫华低碳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遵循“双碳”的设计理念,以研发、制造、管理、服务全流程数字化为特点,打造研发创新前沿化、生产制造绿色化、管理运营数字化、服务网络全球化的绿色低碳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专注于研发制造新中式低碳起重机、三合一减速机、新型电机、高端精密配套件等产品,是助推长垣起重装备产业集群补链、强链、延链,实现本地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加快投资进度和缩短建设时间,新乡市和长垣当地相关部门给予企业绿色通道,办理征地及其他相关手续,加快新项目建设进度。”卫华集团总裁李国强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为降低企业投资建设资金压力,“万人助万企”活动还帮助卫华协调了大项目投资专门贷款,在利率给出了较大的优惠,而且贷款期限也比较长,与整个项目建设完全吻合。

李国强表示,整个项目审批效率很快,贴息政策也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

“不只是这个产业园的建设,在卫华集团不同的发展阶段,新乡及长垣当地政府都给了企业较大的支持,包括在人才引进等方面。”李国强表示,随着“万人助万企”活动的深入推进,感觉到新乡市和长垣市的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提升。

时隔5年华兰生物再获新浆站

“工业电池之都”孕育出首家电池上市企业

“多亏了政府这么多年的呼吁与帮助,制约华兰生物发展的瓶颈问题终于得到了有力解决。”12月22日,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向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在“万人助万企”活动机制的有力帮助下,华兰生物时隔5年,终于再次获批新建单采血浆站,这对多年收入未有较大增长的血液制品板块带来了突破的希望。

据悉,华兰生物为国内血液制品龙头企业,因其主要产品血液制品只能从血液内部提取,企业拥有血浆站的数量,也直接决定了其血液制品产能的上限。而随着相关新建血浆站的获批,华兰生物未来的血液制品产量有望明显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也有望获得提升。

此外,在新乡市和高新区的支持下,成功帮助华兰生物解决了350亩用地需求,企业总投资30亿元的医药研发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安康表示,新基地项目的建设,对企业扩大和拓展现有生产规模和产业布局、巩固在血液制品行业的领先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注意到,除了帮助企业提升发展能力,在“万人助万企”活动的助推下,天力锂能还成功走入A股资本市场。

天力锂能董事长王瑞庆介绍,公司的上市行动得到了新乡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帮助。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新乡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并深入推进‘登顶太行’企业上市五年行动计划,完善了从股改、申报、上市、再融资、兼并重组等全流程的扶持政策。”王瑞庆表示,新乡市还全力做好企业资本市场融资贴身服务,积极抓好后备培育、加大上市培训。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对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具有积极的催化作用。

据悉,天力锂能曾是当地的一家普通的小微企业,深耕小型动力锂电池,经过多年发展初具规模,并搭建了锂电池材料和电池回收的闭环,于今年8月份登陆A股,成为“中国电池工业之都”首家电池类上市企业。

王瑞庆表示,下一步,天力锂能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研发投入,借力资本市场、河南人才资源优势,迅速将产业做强做大,做成电池材料领域全国龙头企业。

“双线嵌合”拼经济

新乡市多部门联合确保供应链稳定

“多亏了工信局和当地镇政府协调的核酸检测点,不然企业年内正常生产也会受影响。”12月12日,新乡市河南熔金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熔金股份)董秘冯建军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防控时期,内部核酸点的设立,保障了员工的安全,也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据介绍,熔金股份成立于2003年,主导产品是炼钢连铸用滑动水口系列功能耐火产品,目前已经成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客户覆盖宝武钢铁、鞍山钢铁、河北钢铁、本溪钢铁、安阳钢铁等百余家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是国内炼钢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骨干生产企业,在全国滑板砖细分市场名列前茅。

记者采访获悉,本次疫情防控期间,新乡市“万人助万企”活动总结并深入推进了“双线嵌合”的工作机制,一边防疫情,一边拼经济,助推民营企业走向优秀。

实际上,受益于“双线嵌合”工作机制的企业还有位于平原示范区的新乡市千味央厨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乡千味)。千味央厨董事长、新乡千味执行董事孙剑表示,公司与新乡市工信局等政府部门有常态化沟通机制,在疫情防控期间,新乡市工信局积极协调,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保供。

在新乡长垣,得益于“双线嵌合”工作机制的帮助,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河南志情面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志情面业)小麦原料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及国际粮食市场变动,导致粮食经纪人和粮农存在惜售心理,公司小麦收购难度增大。”志情面业总经理赵志国表示,公司小麦原料周转缺口最高时近5万吨。

在了解到企业困难后,新乡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立即行动,一方面向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争取调控粮食收购政策指导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施地方调控粮食收购新模式,还帮助企业协调调控粮贷款资金超2亿元。

“随着资金快速到位,企业粮食收购得以顺利进行。”赵志国表示,及时收购的小麦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为当地群众口粮安全供应系上了“安全绳”。

“为建立和持续完善覆盖重点工业企业的双线嵌合指导服务工作机制,新乡市级层面成立 9 个工作组,分包66家占全市工业总量50%以上的大企业(集团)及民生保供企业。”杜家武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相关工作组积极深入一线,指导服务企业因地制宜制定预案,鼓励企业抢抓四季度政策窗口期,开足马力、满荷生产,全力稳定基本盘、决胜“全年红”。

见习编辑:杨萨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