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李震 陈玉尧】2017年12月12日,随着响亮的上市钟声敲响,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设研院)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华中地区首家设计咨询类A股上市公司。
这五年,设研院以A股上市为崭新起点,开启了业务市场+资本市场“双轮驱动”的时代,走向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这五年,设研院深耕交通设计传统主业,为交通强省建设筑牢技术基底;抢抓市场机遇,深度参与“设计河南”战略,业务范围从单一的交通领域,到如今形成了交通、城建、建筑、能源、水利、环境六大领域协同发展的业务群。
这五年,设研院业务资质不断升级,省外业务覆盖多点开花,员工人数增近两倍,营业收入、资产规模实现翻番,盈利水平逐年稳步增长。
营收、资产规模翻番,业务拓展至六大领域
五年前的今天,在上市仪式上,设研院董事长常兴文向市场承诺:“踏上资本市场舞台,设研院将倍加努力,以更可靠的技术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稳健经营,积极拓展市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社会、回馈广大投资者。”
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设研院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各项经营指标连创历史新高,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Wind数据显示,设研院营业收入从2017年度的9.35亿元增长至2021年度的20.52亿元,增幅119.47%;净利润从2017年度的2.30亿元增长至2021年度的3.21亿元,增幅39.57%;资产规模从2017年末的23.87亿元,增长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61.83亿元,增幅达159.03%。各项经营指标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第一竞争力。五年来,设研院员工总数也从上市时的1274人,增长至如今的3131人,增幅146%。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从68人提升至122人,增幅 79.4%;高级职称人员从67人增长至513人,增幅665%。目前,设研院已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勘察设计大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和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1人,各类注册工程师1003人,博士后、博士、硕士1100余人。
五载逐梦前行。设研院业务资质不断升级。2017年,设研院取得工程设计市政行业(排水工程)专业甲级资质;2019年,取得工程设计风景园林工程专项甲级资质;2020年,取得工程设计电子通信广电行业(电子系统工程)专业甲级资质;2021年,公司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升级成功,新增建筑及水运两项工程咨询甲级资信;2021年12月,公司取得工程测绘,摄影测量与遥感甲级资质。
与此同时,设研院业务范围实现了多点开花、重点突破。从上市前传统单一的交通领域,拓展到如今业务涵盖交通、城建、建筑、能源、水利、环境六大领域的综合业务群。同时,设研院依靠设计优势和研发成果,延伸业务发展链条,建设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转化创新基地(原阳)”,拓展了智能制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这五年,设研院加快省外业务布局,并探索属地化管理模式。在国内,相继设立了粤港澳、洛阳、云贵、川藏渝4个区域总部,分支机构遍及国内绝大多数省份,并在香港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在海外,分别在柬埔寨、孟加拉、尼泊尔、肯尼亚、科特迪瓦设立了分支机构。
这五年,设研院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齐头并进。到2021年底,设研院通过了“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认定,旗下拥有设研院、中犇检测、高建公司、中赟国际4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矩阵。创新,已成为设研院集团的显著特征。
强化资本运作,发债融资、兼并收购助推跨越式发展
上市这五年,设研院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持续稳健开展资本运作和专业化整合,跑出了资本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2017年,设研院首发IPO募集资金7.45亿元资金,进一步壮大了资本实力,大幅提升了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研发能力,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市之后,设研院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先发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的专业化资本运作:
2018年,设研院成功并购中赟国际,成为全国第二家适用并购重组“小额快速”审核的上市公司,从申报上会到过会,仅用了11天时间。中赟国际是专业的煤炭行业设计院。设研院通过此次并购,迅速切入能源设计行业,同时借助中赟国际在地下空间方面丰富的技术储备,为公司开拓地下轨道交通市场带来了技术支持。
2019年,设研院战略入股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此次战略携手,一方面能够拓展东北乃至海外区域市场,并同大型央企建立良好的合作渠道,另一方面,投资也有较好的回报预期。
2020年,设研院发行了3亿元银行间中期票据。这是设研院上市以来首次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
2021年,设研院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实现突破,首次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3.76亿元。募集资金投向区域服务中心项目、产研转化基地运营中心项目,助力加速全国市场布局,加速研发成果转化,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设研院还于2020年对105名核心员工实行了股权激励,充分调动了高级管理人员及优秀骨干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设研院自上市以来,共实施了5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2.58亿元。以期间净利润总额15.8亿元计,分红率达16.37%。
资本运作不仅确保了设研院的发展资金需求,助推了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增强了业务技术骨干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实现了业务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双轮驱动。
深度参与交通强省、“双碳”及设计河南等战略规划
作为立足河南的勘察设计头部企业,设研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度参与河南交通强省建设。
五年来,设研院参与了《河南省加快交通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顶层设计文件的起草,并参与编制了《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和《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等顶层规划。
同时,设研院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发挥技术优势,利用电石渣、赤泥、尾矿等工业废渣,研发出4大类工业固废绿色生态土壤固化材料,有效地将绿色发展融入工程建设,为祖国守护“绿水青山”。
为积极贯彻落实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设计河南”战略部署,设研院开展了“设计河南大讨论、大谋划、大行动”活动,近期将印发行动方案,争取发挥行业“领头雁”作用,引领河南省设计产业做大做强。
五载春华秋实。一个更具活力、更显斗志、更加稳重、更有未来的设研院,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记者了解到,设研院连续多年被交通部评为AA级信用企业(最高等级),被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评为“河南省工程设计行业AAA诚信单位”及“河南省勘察与岩土行业AAA诚信单位”(皆为最高等级)。公司先后荣获包括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在内的国家级奖励62项、省部级奖励543项,61个项目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时代奔涌向前。面对下一个五年,设研院做好了准备。
据设研院董事长常兴文介绍,近期公司制订、修订了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项发展规划,《公司发展规划2022-2024》《三年人才发展规划及指导意见(2022-2024年)》《公司科技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等相继出台,为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接下来,公司将全面聚焦交通、城建、建筑、能源、环境、水利六大领域,遵循技术咨询服务以及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两条成长主线,全面拓展省内、省外、海外市场空间。持续完善集团管控体系、人才发展体系、资本运作体系、文化品牌体系,大力激发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大幅提升公司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集团目标迈进。”董事长常兴文表示。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