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扭亏并连续5年实现盈利,洛轴如何做到?| 洛阳出彩 国企争先⑥
大河财立方
2022-10-16 08:28:00
2016年,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已连续亏损5年,生产经营陷入困境;2017年,该公司一举扭转亏损局面,并连续5年实现盈利。

编者按

在河南省委确立的“十大战略”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洛阳市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为提升能力、锤炼作风的主阵地,坚持结果导向,强化“交卷意识”,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主线,完成市属企业重组整合,推动布局重构、机制重塑、业务重整,加快推进企业市场化转型,努力把国企打造成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面军、顶梁柱,实现了新发展格局。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恰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展示国企改革成果,10月11日起,大河财立方联合洛阳市国资委推出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洛阳出彩 国企争先”系列策划,聚焦洛阳国企改革三年蝶变。

静音
当前时间 0:00
/
æ—¶é•¿ 0:00
åŠ è½½å®Œæ¯•: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剩余时间 -0:00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张劭辉 策划 记者 段伟朵 文图

2016年,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已连续亏损5年,生产经营陷入困境;2017年,该公司一举扭转亏损局面,并连续5年实现盈利。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洛轴如何做到?近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来到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实地探访,探寻国企改革的成功样本——与2016年相比,洛轴轴承业务收入增长101.76%,人均工资增长77.3%;如今,洛轴已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适时启动上市工作,力争2025年实现上市目标。

图片

挺起中国民族轴承工业的脊梁

洛轴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10月的午后,金灿灿的阳光透过洛轴上世纪70年代的厂房玻璃,映照在正在忙碌生产的工人的肩头,恍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图片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洛轴厂房里的机器轰鸣声持续至今。不同的是产品的型号、大小、技术等,相同的是洛轴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挺起中国民族轴承工业的脊梁”的国企担当。

“前不久,由我们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16MW平台风电主轴轴承顺利下线交付,结束了我国不能研发制造此类高端产品的历史,标志着风机行业关键部件国产化替代工作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轴)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新莹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长期以来,洛轴聚焦“打造世界一流轴承研发生产基地”中心任务,依托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检测实验室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国家重大工程、重大装备、重大需求为目标,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坚,研发的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解决我国重大需求方面做到了“保障有力”。

近年来,洛轴先后承担50余项国家重点项目,是国内轴承行业承担国家项目最多的企业。其中,作为国家重大工程参与者,为国家航天重大工程贡献力量,已成为洛轴的“新常态”——洛轴研制的各种高质量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探火“天问一号”、嫦娥系列、天舟系列、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等国家航天工程。此外,为梦天实验舱研发的系列轴承正整装待发。

图片

△2021年10月28日,由洛轴自主研发的外径达11.5米的超大型整体式转盘轴承顺利下线交付,我国最大整体式转盘轴承的新纪录就此诞生。

助力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洛轴研发的国内首台直径11米级大直径盾构主轴承入选2019年度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名单,并已在国内多地实现工程化应用,解决了我国重大装备技术难题;外径11.5米超大型整体式转盘轴承再次刷新该类产品国内最大尺寸纪录;地铁轴箱轴承成功应用于中国首列标准地铁列车;承担的国家“高速动车轴承和地铁车辆轴承‘一条龙’应用计划”进展顺利;LYC9轴承钢制造关键技术为国际首创。

图片

截至目前,洛轴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图片

大刀阔斧抓改革

一举扭亏并连续5年实现盈利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改革的助力。

洛轴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之一。近70年间,洛轴的发展也跟随时代的浮沉而变迁。

2016年,洛轴已连续亏损5年,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改革迫在眉睫。就在这一年,王新莹上任,他带领班子成员大刀阔斧地推进了企业改革,提出了强化“三个转变”和抓好“四项工作”的要求,即: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转变体制机制;抓好市场、成本、资金、效率四项工作,在企业内部开展了全方位改革。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后,洛轴根据企业实际,抓住改革契机,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加强董事会建设等相关工作的同时,将推进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作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方向,坚持“双轮”驱动,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推进公司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破除公司产品升级的‘瓶颈’。”王新莹介绍,按照“开发占领高端,做优做大中端”的思路,公司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高市场容量等“四高”产品,持续保持了不低于6%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占比,5年来新产品产值复合增长率达59.1%。

图片

“洛轴拥有一流的技术和品牌优势,我们通过全方位改革,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王新莹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在开拓市场方面,洛轴优化营销管控模式,破除市场结构调整的“瓶颈”,重新搭建“一大四专”主机开发体系,启动实施“大客户”开发战略。目前,改革效果显著,与2016年相比,轴承业务收入增长101.76%,千万级以上大客户数量增长248%,大客户销售额占比由27.9%提高到71.8%。“计划到2025年,千万级以上大客户数量在目前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此外,洛轴聚焦主业,瘦身健体,破除管理效能低的“瓶颈”。按照国家、省政府部署,公司如期完成了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僵尸企业处置工作。通过关闭清算、依法破产、股权转让和改制等方式,先后完成6家辅业单位的剥离工作,进而更加聚焦主业、精准发力,企业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实现双提升。

通过上述一系列持续深化改革举措的实施,洛轴自2017年一举扭转连续5年的亏损局面,并连续5年实现盈利。2019年,在轴承行业整体呈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洛轴经营业绩继续逆势上扬。2020年,洛轴抓住风电抢装等市场机遇,实现了近年来最大幅度的增长。2022年,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放缓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的情况下,洛轴上下齐心、迎难而上,保持了企业持续稳定运行。

由于改革成效显著,洛轴先后被国务院国资委评定为“科改示范行动标杆企业”“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公司改革经验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国企改革经验案例丛书”。

图片

图片

打破“平均主义”

用制度激发活力

国企改革的过程中,用人问题如何妥善处理,意义重大。在此次改革期间,洛轴如何打破收入“大锅饭”“平均主义”,从制度上激发上下各级的创造活力?

“国企改革最难的地方就在于人,起决定性作用的也是人。不解决人的问题,国企改革就是一句空话,改革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王新莹说,洛轴深化机制改革,着眼“三能三不能”,从实质上解决了怎么用人、怎么激励人的问题,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具体来说,在改革期间,洛轴推行干部“四制”,解决管理人员“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推出干部“四制”,即任期制、竞聘制、岗薪制和淘汰制。目前,公司通过多轮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全员市场化选聘,中层干部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88.31%,人员更新超过60%,平均年龄降低9.4岁。公司经理层平均年龄由55岁降低至46岁,专业能力、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

建立市场化用工制度,解决员工“能进不能出”的问题。通过建立市场化用工制度,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招聘制度,促进员工优胜劣汰。近年来,在人员大幅压减的情况下,产出稳步增长,人均功效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员工总数较2016年降低36%,人均工效较2016年增长244%。

树立薪酬激励鲜明导向,解决收入“能增不能减”的问题。洛轴建立了以市场化为原则,以绩效目标为核心,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考评体系,彻底打破收入“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公司强化薪酬与个人业绩联动考核,突出薪酬向技术、营销和生产一线倾斜,鼓励员工向一线流动。同时,在二级单位实行超额利润分成,构建以效益为中心,以提升管理水平和自主经营能力为主线的考核机制,充分体现经营成果分享、经营者与企业互利共赢的薪酬导向。与2016年相比,2021年人均工资增长77.3%。

图片

图片

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

引入6家外部战略投资者

2021年11月,洛轴划归洛阳市政府管理。此后,在洛阳市国资委、国宏集团支持指导下,洛轴混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8月底,通过公开股权转让方式,洛轴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6家,初步实现股权多元化。8月30日,洛阳市国资委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批准了国宏集团对洛轴公司董事会授权工作方案,使洛轴公司在划归洛阳市后保持了市场化自主经营政策的连续性。9月底,员工持股工作全部结束,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其中,员工持股占比10%,持股员工包括中层骨干、研发人员、大工匠、销售骨干等。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王新莹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集近年国企改革之大成,系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面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将“三去一降一补”、新旧动能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董事会试点、党建嵌入公司治理等改革内容融会贯通,实现融合跨界,增强了国企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协同性。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到收官之年,洛轴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基本完成,但洛轴改革的脚步不会停。下一步,洛轴公司将继续推进企业转型发展,适时启动上市工作,力争2025年实现上市目标;继续落实“项目为王”部署,投资52亿元实施新能源装备轴承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争取到“十四五”末,洛轴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带动河南轴承产业实现500亿元目标。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