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签约阿里云 推动监测预警等技术攻关
大河财立方
2022-09-27 17:02:07
探索建立人才联合培育机制和信息化专业支撑保障队伍建设模式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薇 文 冉衡 摄影)9月27日,在河南省2022数字经济峰会暨新基建创新发展大会上,河南省应急管理厅与阿里云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展开合作,通过引入先进科技能力,提升应急管理中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决策等多方面能力。

当天下午召开的飞天智算高端探讨会,梳理了郑州在智算领域目前的发展现状。与会专家、企业探讨了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之一的算力未来发展的方向。

人工智能助力提升应急管理智能化

根据协议,河南省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将与阿里云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城市安全等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成果推广和人才培养。

双方在合作中,将积极探索安全生产风险识别、自然灾害预警预测、基层应急队伍共训共练、城市安全防范、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应急物资保障、应急指挥体系等方面的技术攻关;探索建立人才联合培育机制和信息化专业支撑保障队伍建设模式;根据应急管理实战需要,联合应急管理相关科研院所、高校,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创新模式。

通过合作,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希望加快提高河南省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和全省应急物资储备调拨能力。

据悉,全国各地都在加快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的有效融合、深度应用,并形成规模。

阿里云与河南数字产业已有多元合作

据了解,河南省正全方位打造数字经济强省,阿里云也积极参与其中。

在政务领域,阿里云积极参与河南省、市、区县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参与建设的河南省政务云已经稳定运行7年多时间,支撑40多个省级单位,250多套业务系统;河南省“豫冷链”实现了全省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有效提升疫情防控过程中冷链环节监管的全覆盖、全响应,助力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统筹稳步开展。

在公共服务领域,阿里云为河南机场集团提供了符合国标、弹性可靠的云资源,大幅提升业务效率;河南电力与阿里云共建全国第一朵电力用采云,支撑全省4400万块电表数据计算和存储。

在农业领域,阿里云为养猪业龙头公司牧原股份提供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集团移动协同等技术平台,实现大数据分析、预测及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生猪养殖产业相结合,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在产品质量控制、规模化经营、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为牧原股份带来价值。

日前,阿里云还与洛阳市洛龙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加速推进中部地区骨干节点建设,合力建设具备高覆盖、低时延、绿色低碳等特点的算力基础设施,为河南900万户市场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算力。

郑州将发力数字经济“底座”算力建设

9月27日下午,2022河南数字经济峰会暨新基建发展大会专题分论坛飞天智算高端研讨会召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算力提出了强大需求,同时也为算力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与会嘉宾探讨了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之一的算力未来发展的方向。

河南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周李成在致辞中表示,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是河南重塑产业竞争优势,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河南积极构建存储、机算、超算、边缘机算多元一体的算力,建成一批新型数字数据中心。目前,中原人工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等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经济、精准医学、生物育种、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

清华大学教授、智源研究院学术副院长唐杰在回顾AI发展的流派和路径后,展望了AI发展的下一个浪潮。

“郑州应当发挥地域枢纽优势,建设通用AI基础设施。”他说,郑州在AI转化应当围绕本地智能重大需求,比如农业方面可以选择智慧农业、种子培育等方面,工业领域可以着力打造工业智能化的全球高地,降本增效。

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国家超级机算郑州中心执行主任商建东则介绍了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的发展情况,目前郑州中心算力已经应用于碳排放监控、黄河水沙模拟、零部件抗疲劳数字制造等众多领域。

为加大高性能机算人才培养力度,破解人才短板,目前郑州大学与中科曙光共建了“郑大曙光研究院”。研究院依托郑州中心,探索“人才+团队+项目+基地”一体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建设国产X86人才培养基地。同时研究部署首台“郑大芯”计算系统,采用E级超算架构将郑州中心扩容至三十亿亿次每秒浮点运算。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