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春波 文 朱哲 摄影)酸辣粉,一种起源于川渝地区的知名小吃,近年来借势互联网火遍全国,成为一个现象级“地标特色美食”,也助推了“嗦粉”风潮席卷全国。速食酸辣粉在市场上大放异彩时,其全产业链规模迅速超越百亿(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数据),诞生了嗨吃家、食族人两家10亿级别的头部品牌,包括通许县在内的河南省内多个城市,迅速在行业占得一席之地,并不断扩大影响力。
对于当下迅猛发展的酸辣粉,是否能有一本详尽的报告透视其全产业链?9月16日,在2022中国(通许)酸辣粉行业大会现场,随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处处长赵栓成,通许县委副书记、县长憨振强,大河财立方董事长王雪飞,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牛景红,河南省丽星亿源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孙庆新,河南捉粉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仝翼豪共同按下启动钥匙,《中国酸辣粉产业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据悉,《报告》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财立方智库、通许县政府联合出品,得到了河南省丽星亿源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捉粉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四大维度透视国内酸辣粉行业现状
聚焦河南通许产业样本
近年来,酸辣粉作为一种川渝小吃,实现了由煮食向速食、由餐饮业向食品业发展的转变,应用场景逐渐丰富,产品形式不断升级。为综合呈现酸辣粉产业的发展现状,《报告》从产品、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及渠道与营销方式四个维度全景展现国内速食酸辣粉产业发展现状,并以“通许样本”着重描述了酸辣粉产业发展的潜力,同时总结了速食酸辣粉产业发展痛点,并对该产业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展望描述。
总体来看,作为酸辣粉的核心组成部分,方便粉丝生产工艺的不断迭代,推动了酸辣粉产品的持续升级;方便面调料、川渝火锅底料的产业基础,孕育了酸辣粉调料的研发、生产;新兴线上营销方式出现、居民消费习惯改变等,促使了速食酸辣产业迅速扩张;而成熟的速食酸辣粉产业链及由此衍生的代工企业,则驱动专业酸辣粉品牌、酸辣粉网红IP涌现,通过代工—贴牌方式推出产品,推动酸辣粉由生产主导向品牌主导发展。
就地域而言,河南省凭借基础深厚的食品产业链,迅速完成了与速食酸辣粉赛道的嫁接,培育孵化了涂布粉丝加工机械设备制造头部企业——开封市丽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及嗨吃家、食族人等酸辣粉头部零售品牌,相关布局几乎覆盖了酸辣粉全产业链,并在全国酸辣粉产业中已呈领跑之势。
通许县作为全国最大的酸辣粉生产加工基地之一,拟推进酸辣粉产业上游食材供应链、中游产业生产链、下游全场景消费链协调、融合、可持续发展,目前着力打造“中国酸辣粉之都”,对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提升行业效率、推动产品升级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碗“速食酸辣粉”1997年就已出现
2015年后快速崛起
速食酸辣粉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地标特色美食”之一,但第一碗速食酸辣粉早在1997年就已被制作出来,制作企业是位于四川的光友薯业。
在此之后,作为方便食品的新产品,如康师傅、白象、南街村、河北顶大食品、云南天方食品等,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速食酸辣粉产品,切入这一赛道。
财立方智库统计数据发现,2000年到2015年,国内酸辣粉企业数量就已进入稳定增长期,其间,河南文玉食品、河南京华食品、玉薯坊、陈村食品等粉、调料类企业相继成立,海底捞、蔡林记、来伊份、良品铺子等餐饮或休闲食品连锁品牌涌现。2015年,相关企业注册成立达到高峰期,此后每年均保持较高数量增长。
2016年,直播电商开始兴起,带动了酸辣粉等速食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因此这一年也普遍被认为是速食酸辣粉“元年”。豫道、川豫情、九月天等在此节点成立,白家阿宽成立新公司并开始资产重组,为此后启动IPO打下基础。
2018年至今,嗨吃家、食族人等酸辣粉品牌纷纷研制出爆款酸辣粉产品,并用三到五年时间完成了向10亿级酸辣粉头部企业的进阶。同时,开封市丽星食品有限公司乘风而立,迅速成为酸辣粉代工龙头,烹小鲜等专门的酸辣粉调料企业亦注册成立,并实现快速发展。酸辣粉产业链愈发细分,且由生产驱动向品牌驱动转变。
良好的食客增长,成为速食酸辣粉快速崛起的关键。《2019年淘宝吃货大数据显示》,2018年线上酸辣粉消费人数就达到1000万,同比增速113%,“食族人”为线上订单冠军。在2020年11月的快手平台品牌新势力榜中,嗨吃家列速食酸辣粉第一名。“嗨吃家酸辣粉六桶装”和“食族人酸辣粉麻辣爆肚重庆红薯粉条”还分别位列CNBData 2020年方便速食TOP10 网红单品第二名和第三名。
酸辣粉行业已进入品牌期
头部企业优势有望获得强化
2016年至今,得益于诸多改良速食酸辣粉逐步赢得消费者的市场基础,经过改良后的桶(杯)装速食酸辣粉产品,用“鲜”“香”改变了此前川渝酸辣粉“重油”“重辣”的特点,健康程度明显提升,也更适合国内其他省份消费者的饮食需求,更丰富的“菜包”配料也满足了不同口味消费人群的需求。
《报告》梳理发现,在经历了沉默期、爆发期、混战期之后,速食酸辣粉行业已从2021年下半年进入品牌期。多家行业品牌明确表示“放弃价格战和低端市场”,以在百亿产业基础上实现更高目标,形成河南酸辣粉产业新优势。
这一时期,也有企业将其描述为“调整期”,市场原因有二:
其一,红薯淀粉、包装纸以及其他原料成本上涨,不少低价产品失去利润空间被动退出,高价格带的酸辣粉产品则因为价格护城河,得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其二,螺蛳粉、速食米粉、速食米线等快速崛起,对速食酸辣粉形成市场效用替代(均为休闲食品),速食酸辣粉行业销售增速放缓,但多数品牌企业销售增速仍超过50%。
《报告》中提到,有受调研企业表示,在品牌期,此前部分食用低价速食酸辣粉的消费者,会因低价企业的退出而不得不选择中高价格带速食酸辣粉,由此形成对速食酸辣粉产品新的消费认知和认可,这也将拉动速食酸辣粉行业规模的持续成长。
实现速食酸辣粉产业进阶
河南通许县下一步怎么做
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目前全国 80%以上速食酸辣粉是“河南造”,河南拥有以速食酸辣粉为主导的食品企业50多家,已经形成了速食酸辣粉的原料种植、加工、配料、设备、包装全产业的发展链条,构成百亿级的食品产业。
通许县作为河南速食酸辣粉产业上的一颗“明珠”,《报告》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据悉,通许县在薯类种植、方便粉丝机械设备制造、酸辣粉成品代工、酸辣粉品牌培育等方面,均具有先发优势。当地丽星食品(包括开封丽星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南丽星亿源食品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速食酸辣粉行业的“富士康”,为超过20个酸辣粉品牌提供代工服务。同时,丽星食品也加速打造自己的速食酸辣粉品牌体系,在强化线下团队的同时,也组建了电商团队,积极抢占线上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为支持当地速食酸辣粉产业发展,今年下半年,通许县发布了《关于支持通许县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计划到2025年,力争培育百亿级链主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0家、规模以上企业超50家,甘薯、马铃薯、花生等主配料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0万亩,实现良种种植全覆盖,通许特色优势酸辣粉全产业链经济价值超500亿元,建设智能化、现代化、绿色化的酸辣粉产业园。
根据《意见》,通许县将从推动“一县一业”特色发展、提升产业研发创新能力、着力建设标准化质量体系、强化食品质量监管、探索多元营销模式、推动数字化转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入手,引导通许县以丽星食品为龙头企业、周边上下游企业分行业分区块集聚发展。同时坚持引进龙头和本土培育并举,扶持引进一批淀粉生产厂、包装包材厂、风味料包厂以及仓储、运输、电商直播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打造特色鲜明、辐射面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集群。
VIP用户可在财立方App专报中查看完整报告,其他用户添加大河财立方小秘书-小立(微信ID:clfjrk)获取完整报告。
责编:高帅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