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位女工匠缘何被誉为技工界的铿锵玫瑰 | 了不起的中原大工匠⑤
大河财立方
2022-05-11 01:12:00
这位能顶“半边天”的女工匠,到底经历了哪些传奇故事?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丁倩 文 朱哲 摄影 朱哲 摄像)一份专注,淬炼出技术的炉火纯青;一份执着,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这是记者采访完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三级工程师吕献然的第一感受。

吕献然起点很低,没有上过大学,但却靠勤学苦练,一步一个脚印,从公司“技术标兵”到集团“技术明星”,从“省技术能手”“中原技能大师”到“中原大工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用一颗匠心铸就了人生辉煌。不仅如此,她还通过传帮带,使一批行业能手脱颖而出。

这位能顶“半边天”的女工匠,到底经历了哪些传奇故事?又是如何成为让同行高手叹服的“常胜女将”?

图片

图片低起点走出人生新高度多次代表企业参赛拿奖居里夫人曾言,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吕献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

1996年,刚走出校门的吕献然,被分配到6.5万吨尼龙66盐厂工作。当时这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该项目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成套技术建设,工艺复杂,过程及中间产品种类繁多、设备先进,吸引了国内化工系统的众多骨干、和高校优秀毕业生投身项目建设,这对于当时技校出身、没有上过大学的吕献然来说,显然,起跑线远远落在了后面。

“当时对自己很没有信心,因为是国家重点项目,自己起点低,在学习中显得盲目无序、困难重重,有时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会给团队拉后腿。”回忆起当时情景,吕献然称,那一阵还真是多亏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

为紧跟团队步伐,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那个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吕献然开始四处收集资料,借阅一批又一批的技术资料,如饥似渴地钻研学习,不懂就向同事和技术员请教。

吕献然告诉记者,不管是神马尼龙化工公司还是整个平煤神马集团,有着良好的传帮带传统,并且同事间的学习氛围很好,同时集团公司对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在这种环境下,自己用最快的速度弥补理论知识不足的缺憾。

就这样,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吕献然很快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郑州大学化工工艺专业大专学历。并于1999年首次代表公司参加平顶山市技能大赛,荣获十佳选手,2010年参加河南省化工分析职业技能大赛,一举夺得第一名,荣获“河南省技术能手”和“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双项荣誉称号。

2011年,公司首个以她名字命名的学习工作室——吕献然学习创新工作室成立,吕献然通过这个舞台,开始传道授业解惑,同公司技工团队一同进取。

图片

借着优秀品德的坚守、精湛技艺的磨练,吕献然的人生道路也开始越走越宽,从普通的分师到班长、技术员、技术助理再到三级工程师,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河南省劳模工作室带头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石油化工行业优秀技能人才”、省“石化医药系统大工匠”等。2021年她又荣获“河南省B类人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创业以来“功勋党员”、中原大工匠等荣誉。图片传帮带授艺不留后手师徒芬芳同竞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吕献然始终认为,一个人技术再好不算好,关键是大家都要掌握过硬的化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当好生产的“眼睛”。

依托于吕献然学习创新工作室,吕献然尝试改变技术中心实验室员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她带领工作室技术骨干在不断强化员工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坚持把技能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开设岗位提升班、高级工培训班、技师班,根据生产实际和员工自身需求量体裁衣地指导员工自主选择培训班,逐级晋升,并从中选拔出技能突出人员组建技能竞赛培训班,定期开展演练考核,以考促训,以训促赛。

授艺不留后手,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使得吕献然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赞赏,就连兄弟单位工友们也纷纷找她拜师学艺。

图片

持续不断的培训,使一批行业能手脱颖而出。2011年以来,工作室在集团技工大赛中连年包揽“团体第一名”,省赛中包揽“团体第一名”“团体第二名”,国赛先后荣获“团体三等奖”“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先后培养了韩冉、张莉莉、孙小佳等行业能手16人,全国优秀技能人才5人,实现了师徒芬芳同竞技的良好局面。

“其实,授课培训的过程中,也倒逼自己不断学习,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自己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有资格、有底气去跟同事分享。”吕献然谦虚地说。

在吕献然学习工作室里,书架上的奖牌多到几乎摆放不下,这都是吕献然和团队同事获取的荣誉。据悉,2015年,河南省总工会授予吕献然学习工作室为河南省优秀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她带领的竞赛班学员中,12名走上管理岗位,26名徒弟成为高级技师。

此外,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及设备的更新,岗位分析规程需要不断更新。吕献然带领工作室技术骨干坚持每两年更新修订一次60万字的《技术中心实验室各岗位分析操作规程(1-8册)》、编写了近10万字的《安全生产系列教材(技术中心实验室)》供员工学习,并坚持开展QC(质量控制)活动,指导班组长、技术员积极申报QC创新课题和重点攻关项目。图片家人的支持成为工作进取的强大后盾采访中,谦虚的吕献然一直向记者强调,荣誉的取得是靠整个团队努力争取来的,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及。然而,这一路走来,背后的努力和心酸没有人比吕献然自己更清楚。

“这近30年来,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关心支持,为自己提供了很大动力,尤其家人,当然自己也亏欠很多。”谈及一路走来的感受,吕献然称,最初参赛那几年,孩子还小,尤其是参赛前集中培训时期,只能把孩子送回父母老家。

吕献然告诉记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朋友问自己:“你这么拼命地工作幸福吗?”“说真的,有时下班也会感到浑身疲惫,做实验做得眼睛干痛。但当我学以致用,一项项异常问题迎刃而解的时候,当高效率成果得到成功推广时,当理想的实验数据得出的时候,看到同事们轻松的笑脸,领导赞许的目光,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吕献然笑着说。

与此同时,吕献然也想对青年技工朋友们说,趁年轻、多学习、多锻炼,干事需努力,前进需奋力,每一个“大国工匠”的背后,都是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结果。

如今,吕献然更多是转为幕后工作,指导年轻技工如何利用实验室统计质量技术开展质量管理,如何编制技术规程、行业标准。但不管岗位如何变化,吕献然对化验这份职业的敬畏和热忱从未改变。

匠心筑梦,吕献然是技工界永远绽放的铿锵玫瑰。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