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餐饮供应链到家庭餐桌,河南预制菜销售"掌勺"全渠道 | 豫见预制菜㉑
大河财立方
2022-04-24 11:34:00
预制菜已全方位覆盖零售渠道

编者按

2022年春节,一盘预制菜,熨帖了众多年轻人的胃。

在预制菜产业端,食品企业、餐饮企业、连锁商超等纷纷布局。

作为人口大省、食品工业大省、交通大省,河南如何把握住预制菜的产业机会,实现食品工业的再次腾飞?如何打造属于河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薇)3月23日起,大河财立方特别推出“ 豫见预制菜”系列报道,关注河南预制菜行业发展情况。

2022年以来预制菜“出圈”,与其借势“宅家经济”迅速打开C端市场分不开。几乎是一夜之间,很多消费者发现迅速预制菜覆盖了商超、便利店、农贸市场、社区团购等众多与餐桌消费密切相关的渠道。

围绕预制菜多样化的零售渠道,河南预制菜企业也拿出了炒饭、红烧黄河大鲤鱼、焖罐肉、汉鹅块等特色菜品,抢占消费者预制菜需求。

除了直面消费者的零售端市场外,预制菜在以连锁餐饮企业为代表的B端需求也非常旺盛,河南预制菜企业积极与餐饮企业合作,通过预制菜实现餐饮经营的成本和效率最优。

图片

预制菜已全方位覆盖零售渠道

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了“宅家经济”的发展,疫情防控对餐饮堂食的限制,让人们有了尝试预制菜的“土壤”;速冻、保鲜、冷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了预制菜在口味、营养、品质等方面的表现。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不少人脱离了外卖的支撑,有机会研究小红书上的各式菜谱,买来了各式厨房小家电捣鼓,但最终发现“脑子会了,手还是不会”,而预制菜恰好成为拯救这一尴尬的利器。

需求的孕育,也激励着预制菜沿着不同类型的零售渠道发展,河南预制菜企业也开发了品类多样的预制菜产品。

围绕便利店等“一人食”场景,三全食品选择了炒饭这一“菜饭一体”的预制菜品类突破。受到技术和工艺的限制,炒饭一般以手工形式活跃在餐饮端,预制炒饭并没有头部品牌。而三全在米制品方面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以全套自动化装备以及成熟的研发工艺,通过冷冻炒饭切入预制菜C端市场。

图片

牛羊肉屠宰加工企业雨轩股份,则通过牛羊肉预制菜打开商超消费场景。羊肉尽管是“三大红肉”之一,但由于家庭烹饪不易,消费场景一直集中在餐厅。雨轩股份通过将羊肉精细化分割、切片切丝加工、肉品调理等方式,让家庭烹饪美味羊肉成为可能。

生鲜超市一路小跑则依托其线下蔬果销售门店,从原有的净菜延伸出预制菜产品。为净菜配上调料包等辅料,并在包装盒右下角留下二维码,消费者烹饪前扫码即可看到菜品的制作教学视频,在家秒变大厨。

在外卖渠道,河南也涌现了预制菜创业公司宅乐送,其开发菜品已经涵盖粤菜、湘菜、豫菜、淮扬菜等多个品类,通过其线上平台预订后一小时内即可送货上门。

图片

直播带货等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也为预制菜提供了新的消费场景。主播镜头前的烹调与品尝,让人们有机会更直观地了解到预制菜,并且激发起尝试的欲望。位于固始的河南固佳食品,就围绕信阳菜的特色品类开发了一系列预制菜产品,如焖罐肉、汉鹅块、面炕鸡等产品,在直播间吸引了不少信阳菜爱好者尝鲜。

图片

B端依然是预制菜需求大户

尽管因零售爆发而火爆,但不容忽视的是,预制菜渠道的主战场依然是餐厅、便利店的“后厨”。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B端、C端的销售占比在8:2,虽然两大市场目前都处在高速成长期,B端的汹涌无可忽视。即使在预制菜发展相对成熟的日本,其B端、C端的销售占比依然可以达到6:4。

与家庭餐桌丰富的个性化需求、昂贵的触达成本相比,供应B端更符合预制菜的底层逻辑——通过专业分工尽可能做到规模效应最大化和成本最低。

目前,河南快速发展的快餐连锁以及团餐业态,对预制菜的需求日渐依赖。

“目前仅郑州就有团餐企业80多家,越来越多的预制菜品已经走入团餐的中央厨房。”河南省餐饮与住宿协会团餐专业委员会主席郭明安说。

图片

调理肉制品、主食等预制菜是团餐需求量较大的品类,不少团餐中常见的菜品如炸鸡翅、炸鸡柳、红烧肉、排骨等,都可以通过采购预制菜加工完成。团餐使用预制菜可以降低中央厨房的加工难度,降低对人工的依赖,专业食品加工企业开发的预制菜口味也更为多样。

此外,馒头等主食,不少团餐企业也选择采购成品。“馒头等主食在团餐成本中占比不大,选择外采馒头成品,从成本、口感等多维度看,都比自建生产线更为有利。”郭明安说。

河南不少预制菜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团餐市场。千味央厨、洛阳正大、双汇等都与不少团餐企业合作,其看重团餐市场,主要因为其采购量大且稳定,而且团餐所需预制菜多为荤菜,附加值高,也容易冷冻储存。

图片预制菜成推动餐饮连锁化利器

B端市场除团餐之外,快速发展的中餐连锁,也对预制菜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已经拥有800多家门店的姐弟俩土豆粉,正是通过预制菜模式迅速发展的快餐连锁企业。其先将散配做成集成料包,避免各家门店在制作土豆粉时候,门店老板自主掌握放多少生抽、多少盐的问题,让客户在所有门店吃土豆粉能享受到相同的口感。

随后,姐弟俩土豆粉对门店土豆粉进行无明矾土豆粉升级,通过工厂统一制作、冷链配送的方式,完成了无明矾土豆粉的标准化生产和使用;同时,通过统一生产配送油炸杏鲍菇、肉丸等方式,尽可能减少门店食材自采,提升门店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系数。

不仅是姐弟俩土豆粉,河南餐饮连锁品牌巴奴毛肚火锅、76人烩面、阿里人茄汁面、蜜雪冰城等,这几年都在通过工厂统一预制的模式,推动品牌连锁规模的快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国内中式快餐连锁化程度迅速攀升,面对疫情常态化防控,连锁化已经成为中式餐饮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保障口感、提高食品安全、降低加盟门槛,将核心餐品通过预制菜模式配送,是中餐实现标准化连锁的关键。

这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大都更愿意选择自建中央工厂研发加工,而刚起步的品牌,则更愿意选择有加工能力的预制菜企业合作,实现成本和效率最优。

图片

预制菜将进入品牌化发展阶段

尽管预制菜已经覆盖包括餐饮、商超、便利店、电商、农贸市场等几乎所有的食品销售渠道,但目前全国范围内生产预制菜企业众多,规模以上企业较少,产品相对单一,消费者端的渗透度不高,整个市场的空间依然很大。

此外,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饮食文化有巨大差异,再加上冷链运输有一定半径限制,目前国内预制菜的地域特征非常明显,尚未跑出全国性的预制菜龙头。

行业的分散度高对目前河南预制菜企业来说,却意味着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未来,不同预制菜销售渠道,会对预制菜产品的形态有不同的需求。从C端市场来看,目前预制菜大单品集中在烤鱼、水煮肉片、佛跳墙等相对单一的品类,未来围绕中国传统菜系菜品,预制菜会跟随消费群体偏好,逐步向地方传统小吃拓展,并不断提升预制菜的口味还原、食用便捷度等。

而B端餐饮市场,也会随着连锁化的进程而快速发展。以连锁餐饮为代表的餐饮企业将逐步通过预制菜的模式,降低成本的同时,避免繁琐的食材处理过程,使企业集中资源和精力打造独家菜品,凸显企业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预制菜企业已经开始进入销售渠道竞争与品牌建设阶段。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质量、口味、营养等方面也将有更高的要求。品牌知名度越高、口碑越好,就越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任,成为企业打开市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获取产品溢价的有效方式。

责编:邵宇翔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