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报告发布!2022年这六大亚洲经济增长的因素值得关注丨直击博鳌
大河财立方
2022-04-20 12:00:00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和一体化进程》正式发布。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贾永标 文 朱哲 摄影)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和一体化进程》正式发布。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21 年,亚洲经济增长强劲反弹。据 2022 年 1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估计,2021 年亚洲经济体加权实际 GDP 增速为 6.3%,较 2020 年上升 7.6 个百分点。

在 47 个亚洲经济体中,除缅甸、阿富汗、不丹和伊朗外,其他经济体增速高于 2020 年。按购买力平价标准计算,2021 年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较2020 年提升 0.2 个百分点至 47.4%。

《报告》指出:亚洲吸引外资能力不断增强,2021 年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 6,960 亿美元,相比 2020 年增长 18%。从金融市场看,股票指数总体上涨,多数货币相对美元贬值,国债收益率上升,绝大多数经济体的房地产价格出现上涨,银行部门风险总体可控。

展望 2022 年,《报告》提出,以下六大影响亚洲经济增长的因素需要关注: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态势。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相继出现,传播能力更强,原有疫苗防范效果被削弱。2022 年初,亚洲多个经济体再现疫情高峰,从每日新增来看,韩国、越南、日本、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都在万例以上。

二是俄乌冲突后的地缘政治局势。乌克兰危机触发亚欧地缘政治变局,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推升通货膨胀。避险情绪上升引发亚洲地区资本外流,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加大亚洲经济复苏的脆弱性。此外,俄乌冲突还可能波及全球能源供给和能源转型。

三是美欧货币政策调整节奏与力度。美联储已正式宣布加息 25 个基点,欧洲央行对于货币政策调整持渐进式态度。美欧宏观经济政策逐步转向正常化,将不可避免地给包括亚洲经济体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汇率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债务等带来影响。受支持经济复苏、稳定物价、发达经济体货币收缩等因素的影响,亚洲货币政策面临艰难选择。

四是部分国家债务问题。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IIF)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债务总额达到 303 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占 GDP 比重约为 248%,比疫情前增加了 20 个百分点以上。随着全球利率回升,金融环境收紧,激增的全球债务可能会增加经济的脆弱性,阻碍经济复苏步伐。若全球利率上升速度快于预期且经济增速放缓,那么包括亚洲在内的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债务可能面临违约风险。

五是关键初级产品供应。经济快速修复、全球能源转型,扩大了资源商品供需缺口,资源富裕国家如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和蒙古国等国的谈判能力上升,也将有助于缓解疫情加剧的财政困难。

六是部分国家政府换届。韩国于 2022 年 3 月刚刚完成大选,菲律宾也将于5 月举行总统大选。新政府的政策纲领可能会对东北亚、东南亚的政治经济格局带来新变化。

在全景扫描亚洲经济前景的同时,报告还重点探讨了四大热点议题,即中国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如何助力亚洲国家缩减发展赤字,亚洲各国如何平衡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转型和推动经济增长,美欧货币政策正常化会对亚洲国家带来哪些溢出效应,以及 RCEP 正式生效后怎样促进亚洲经济一体 化并推动未来国际经贸规则改革。

《报告》还提到,在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名中,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东京分列第三、四、六、八、九位。亚洲城市稳定占据半数的席位。

亚洲的股票市场同样发展迅速。2021 年,从股市交易量看,东京证券交易所在亚洲领先同侪。在世界前十大 IPO 交易中,中国占据六席。为了更好地吸引潜在上市公司尤其是大型科技公司和独角兽企业以及世界范围内投资者的目光,亚洲的证券交易所积极适应新形势,拥抱新技术。市场拉动、技术驱动以及规则推动,在亚洲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科技(Fin Tech)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分享至: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