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裴熔熔)偿债危机暴露一年之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能源)申请破产重整。
4月11日,重庆破产法庭官微发布消息称,重庆能源及其下属15家子公司以已具备破产原因但具有重整价值及可行性为由,分别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并同时提出预重整申请。
重庆能源是重庆市最大的国有能源企业,也是著名的重庆“八大投”之一。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批城投公司,开创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重庆模式”,这种模式后续也被全国众多城市所借鉴。
从曾经的辉煌,到偿债危机,再到如今的申请破产重整,重庆能源发生了什么?
重庆能源及旗下15家企业申请破产重整
4月11日,重庆破产法庭官微发布消息称,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能投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能投商贸有限公司、重庆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天弘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物资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重庆顺安爆破器材有限公司、重庆能投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重庆云能发电有限公司、丰都县发电有限公司、重庆巴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甘洛县工棚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16家企业以已具备破产原因但具有重整价值及可行性为由,分别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并同时提出预重整申请。目前,法院对上述企业的申请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同日,重庆能源控股子公司重庆燃气也发布公告称,4月11日收到控股股东重庆能源的告知函称,重庆能源为妥善化解债务风险,于当日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并同时递交预重整申请。
记者从天眼查App查询获悉,此次申请破产重整的重庆能投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均为重庆能源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当日下午,重庆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葵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推进集团预重整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会议通报了集团预重整背景、相关准备工作及预重整时间节点等工作情况,对下一步预重整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会议还指出,实施预重整+重整是集团转型发展的优选路径。
据了解,预重整制度是一种介于庭内重整和庭外重组之间的企业解困模式,指为了提高重整的成功率、降低成本,在进入法定重整程序前,债务人与债权人、投资人等通过协商制定重整计划草案,在获得多数债权人同意后,借助重整程序使重整计划草案发生效力的企业拯救机制。
“破产重整具有不可逆性,需要企业在最长9个月(正常6个月,可延长3个月)的时间内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如果重整不成功,就要直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预重整具有可逆性或可复原性,不成功时债务人可以退回原状,不会被强制破产清算,类似于在法院指导之下进行的庭外重组。”某破产法庭法官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重庆能源应该是倾向于后者。不过法院受理与否,需要看进一步的审查结果。
重庆燃气也在公告中称,重庆能源正积极与债权人等各方协商,形成重整方案。预重整是否被法院备案登记,重整是否被法院受理尚存在不确定性。
四年连亏,曾陷入债务违约危机
重庆能源因何申请破产重整?是否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就此致电重庆能源官网电话,对方称为安全值班室电话,不了解相关情况。随后,记者多次拨打由其提供的行政办公室电话,并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无人接听、暂无回函。重庆燃气证券事务代表回复记者称,相关情况已在公告中说明,其他情况不太清楚,后续有进展的话也会按照信披要求进行披露。
虽然重庆能源申请破产重整的真实原因尚未可知,但是从其过往两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或可寻到一些端倪。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通过企业预警通获悉,从2018年以来,重庆能源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18年、2019年、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5亿元、-8664.46万元、-22.56亿元,2021年上半年亏损2.63亿元。其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指标也处于整体下滑状态。资产负债率也远高于同业,接近74%,而同业中位数为58.65%。
2021年3月初,一封《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关于重大事项报送函》,将重庆能源的债务危机公之于众。报送函显示,重庆能源无资金偿还平安银行银行承兑汇票6.85亿元、浙商银行信用证2.3亿元,已形成违约。随后,惠誉国际将重庆能源的长期外国货币发行人默认评级从“BBB”下调为“RD”(限制性违约)。但后因重庆能源宣布停止参与惠誉评级,惠誉撤销了上述评级。
彼时惠誉称,重庆能源集团债务的很大一部分,与煤矿开采业务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9月,重庆能源集团旗下的重庆松藻煤矿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6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501万元。重庆能源集团因此被国务院安委办约谈。当年底,重庆市政府决定关停该市全部煤矿。
2021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发文称,重庆能源集团旗下石壕煤矿、渝阳煤矿等14座煤矿及相关的洗选厂、瓦斯发电厂,将在当年6月底前关闭退出,涉及煤炭产能共1150万吨。惠誉公告显示,这批煤矿约占重庆能源2020年末煤炭总资产的11%、总产能的85%。
破产重整或早有计划
Wind统计数据显示,重庆能源历史发行了20余只债券,目前均已完成兑付。其中“20渝能01”在2022年7月9日到期之前,提前完成了兑付。这也引起了业内“本次破产重整似乎早有计划”的讨论。
其官网的信息也印证了这一猜想。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近期以来,重庆能源已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改革重组工作;还与重庆市内外大型企业及机构洽谈,在清洁能源项目、产能置换、煤炭保供、人力资源合作、煤炭贸易合作、建设煤炭交易中心等多个方面建立合作;重庆能源也相继设立重庆能投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重庆能投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个主体。
此次申请破产重整,重庆能源将驶向何方?
其官网的一则表述或许表明了方向:重庆能源集团正按照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企改革、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总要求,通过淘汰煤炭落后产能,积极聚焦能源主业,盘活存量、培育增量,以“打造能源生态、服务区域发展”为使命,以“构建核心竞争力,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托,以促进能源更高效”为愿景,向能源供给保障、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科技应用及服务等转型,打造成为全国一流能源生产与综合服务型企业。
重庆“八大投”再次引发关注
随着此次重庆能源拟破产重整事件的曝光,曾经全国瞩目的重庆“八大投”也再次引发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八大投”是重庆市2002年前后组建的、由市国资委控股的八家市级城投平台,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批城投公司,包括重庆交投、重庆高速、重庆城投 、重庆地产、重庆能投(重庆能源)、重庆水利、重庆水务和重庆旅投(均为当前公司简称)。
依托“八大投”,重庆市政府较早建立了以国有建设性投融资集团为依托、由企业向社会融资的方式,开创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重庆模式”,这种模式后续也被全国众多城市所借鉴。过去十数年间“八大投”的重组整合,也成为我国城投平台转型的缩影。
重庆能源即是“八大投”之一,其前身是重庆市建设投资公司。2007年,重庆建投合并重庆煤炭集团和重庆燃气集团组建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借助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机会,转型为经营性国企,专注煤电气等领域的经营投资。
官网资料显示,重庆能源目前是重庆市最大的集投资、开发、建设、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国有能源企业,现有能源生产(燃气、电力和煤炭保供)、能源服务(综合能源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能源金融、商贸物流)、建筑材料(电解铝、民爆)、医康养、资产运营等多个产业板块。燃气供应覆盖重庆市25个区县,客户总量512万户;全资及控股权益装机容量205万千瓦;年电解铝一期产能34万吨;年水泥产能400万吨、建筑石材300万吨;具有年产73000吨炸药、9340万发工业雷管、2000万米塑料导爆管的生产能力。
此次申请破产重整,无疑意味着重庆能源面临又一次重大转型。最终是否能落地成行?哪些战略投资者有望进驻?能否实现“全国一流能源生产与综合服务型企业”新愿景?大河财立方将持续关注。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