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眉
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指出,2021年,我国51.2万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
这意味着以网带农进入腾飞阶段,意味着农村电商市场进入最后抢滩布局阶段,还意味着农民收入增速超城镇居民可持续且将不断扩大。
“村村通宽带”,是农村电商最基础的设施配置完成。电子商务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无需多言,但对于农村电商未来对我们生活的冲击,还有不少人,尤其是固守在城里生活的人或许还缺乏足够的关注。
自2014年起,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原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重点支持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助力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堵点。2014年至2020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从1800亿元增长至1.79万亿元,扩大了8.9倍。
但这1.79万亿元还远远不是终点。未来在较长一段时间,农村电商还将不断扩大发展步子。
《“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21年10月下旬出台。
《规划》显示,“十四五”时期,电子商务将充分发挥联通线上线下、生产消费、城市乡村、国内国际的独特优势,全面践行新理念,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成为促进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动力。
《规划》提出了七大任务,其中一大任务就是“服务乡村振兴,带动下沉市场提质扩容”。
《规划》明确提出要培育农业农村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电商及数字乡村紧密衔接、大力发展县域电子商务服务,推动电子商务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农业农村应用,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促进数字农业发展,辐射带动乡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村村通宽带”,意味着“宽带”相关配置“最后一公里”的合拢。与此同时,2022年1月6日,国家邮政局称,2022年内将基本实现建制村“村村通快递”;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快补齐短板,提升产地初加工功能;自然资源部将督促各地抓紧统筹推进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导地方制定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实施细则,确保相关政策及时落地、取得实效,为脱贫地区物流设施建设提供保障;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加快解决农产品进村出城“最先一公里”问题。
2021年12月30日,《河南省县域农村电商发展指数报告(2021)》正式在郑州发布。报告结果显示,新郑市以87.77的总指数位列全省第一,长葛市、镇平县、巩义市、博爱县、睢县、光山县、荥阳市、长垣市、淇县位列全省前10。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农村电商显然走在前列,省内各县域你追我赶,农村电商“网红县”不断迭代。此次报告中,2020年的农村电商典型县域淇县仅排在了第十位。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表明,新兴电商平台依托技术、商业模式创新,重塑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标志性平台为拼多多。
通过整合升级“互联网+农业+消费”产业链,2019年,拼多多平台农(副)产品成交额达1364亿元,成为农产品上行第一电商平台。截至2020年上半年,拼多多平台单品销量超10万的农(副)产品数量达1062款,同期增长80%。
或许,这一提前布局的优势,将是拼多多未来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城镇居民。这已经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续第12年领衔城镇居民。
有网民问: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2年超城镇居民,还会持续吗?
毫无疑问,不仅可持续,还将不断扩大。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