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6日上午,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在郑州开幕,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天使风投创投基金。
作为实现创新要素与创业企业有效结合的重要力量、一流创新生态中的重要环节,基金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与河南省经济总量相比,河南省的基金业发展整体偏弱,背后原因是什么?如何“内培外引”、优化提升,实现基金业的高质量发展?大河财立方推出“基金先生有话说”系列报道,对话省内外基金大咖,为河南基金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裴熔熔)
“为什么少有投出的明星项目?为什么本土优质的苗子项目更青睐省外投资机构?为什么河南优秀项目孵化一段时间后会‘孔雀东南飞’?”
近日,一个河南创投领域社交群中,一位高管发出如上“灵魂”三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群内引发了热烈讨论。这背后既有行业从业者的深度自省,也反映出河南本土创投基金生态亟须提升的现实。
河南资本市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天使风投创投基金。如今,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释放要加快发展天使风投创投基金的重要信号,行业应如何乘势前行?
河南仍存基金少、资本少、人才少等问题
创投基金往往扮演着“伯乐”的关键角色,是企业价值发现、孵化培育的助推器,也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证监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私募基金投向各类股权项目本金7.6万亿元,其中投向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和起步期企业本金占比分别达28%、26%和33%。试点注册制以来,超过八成的科创板公司、超过六成的创业板公司都曾获得过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支持。
具体到河南,随着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逐步加大,近年来河南省天使风投创投基金发展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市场主体持续壮大,创投生态不断优化,投资成效逐渐显现。全省各类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机构达到156家,总规模876亿元,涌现出河南高创、河南创投、百瑞创投、中原前海、中金汇融、伊洛投资等一批优秀的本土创投和基金机构;相继组建14只新兴产业创投基金,累计投资168个新兴产业企业,推动8家企业上市,36个企业新三板挂牌,13个项目拟申报IPO;推动河南投资集团、中原豫资控股、河南农开公司、中原证券发起设立国企基金,引进华为海棠、上海合晶、华锐光电等一批项目落地河南。
不过总体来看,尽管发展步伐有所加快,但相比发达地区和安徽等中西部活跃省份,河南省“基金少、资本少、人才少”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创新创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河南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有156家,管理私募基金产品数量478只,管理私募基金规模876亿元,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0.64%、0.39%和0.44%。管理基金总规模仅为浙江(不含宁波,11250亿元)的7.79%、安徽(3060亿元)的28.63%、湖北(2169亿元)的40.39%、山西(1444亿元)的60.66%,在中部六省排在末位。
在全国各地展开优质项目及创投资源争夺战的当下,安徽、湖北等多个中部城市已经开启了加速跑,已落人一步的河南如何“内培外引”、培育壮大创投基金规模,是一道亟须回答的必考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业内人士连发三问,
投不出明星项目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少有投出的明星项目?
为什么本土优质的苗子项目更青睐省外投资机构?
为什么河南优秀项目孵化一段时间后会“孔雀东南飞”?
针对河南某创投机构负责人在社交群发出的三连问,其实问出了当下河南创投基金从业者的普遍思考。多位创投领域人士从不同角度剖析了问题根源。
原因之一:创投机构体制机制不够灵活
“创投基金的内涵很广,当下阶段更鼓励投早、投小、投新。但是河南的创投基金风险偏好相对保守,偏向投资成长期的企业。”河南高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贞和告诉记者。
河南的创投基金主体以国资为主,但普遍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灵活,奖惩激励、投资容错等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因为风险考量和机制所限,基金投资周期较短,很多基金在投资时往往顾虑重重,很难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的企业。此外,与省外头部创投基金相比,河南国资创投基金在专业度、管理规模、资金实力等方面有待增强,市场化程度也有待提升。
河南本土民营创投基金整体实力则更为薄弱,募资渠道、专业团队、LP资源等较为欠缺,很少具备较长周期的投资能力和投资厚度。
原因之二:本土创投机构的专业度与活跃度有待提升
“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是国资还是民营创投基金,都要做好与企业共担风险的准备。创投风投机构不敢冒险,本身就有问题。”点亮资本合伙人胡江平告诉记者,很多创投基金经常是看企业要IPO了,才一股脑跟上去,这并不是真正在做创投。
深圳达晨财智创业投资公司投资总监赵晓东也表示,目前河南省私募基金整体表现过于谨慎,这也直接导致它们更喜欢投资成熟项目,缺乏用基金培养项目的耐心。区域市场中成熟的项目毕竟有限,要在限定的市场内把基金做大,实际上很有难度。
原因之三:河南助推创投基金发展的力度有待加强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副总裁李守宇是一名河南人,虽然长期在深圳从事管理工作,但他对老家河南十分关注。他认为,河南经济体量庞大,产业门类丰富,不过整体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偏低,上市公司数量偏少,需要在技术、创新、企业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其中就需要创投基金的助推。但是河南基金业总体水平偏弱、规模数量偏少、扶持力度偏小,基础相对薄弱。
深圳市森得瑞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汉卿也表示,相比沿海发达省份,河南的大规模企业相对较少,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待完善,整体而言,基金投资活跃正处于提升阶段。
河南“千里马”常有
伯乐要如何打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每位受访者都给出了相同看法:河南并不缺乏好的投资项目,相反,是一个有待深入挖掘的“资源宝藏”。
以省外头部创投机构为例,截至3月份,深创投在河南累计投资项目数量28个(轮次),投资金额超过16亿元,其中7家企业实现上市,郑煤机、多氟多、明泰铝业、好想你等河南明星企业在列。深创投在河南的投资成功率和企业上市比例,在深创投体系内处于中上游。前海基金在拓展全国市场时,也把河南作为首选区域。
河南高创等本土创投机构也颇有收获,培育了捷安高科、瑞丰新材、仕佳光子、金冠电气、百川畅银、力量钻石等行业细分龙头上市公司,投资了圣莱特新材料、新基业电子、联睿电子、日立信、秋乐种业等优秀企业,探索出了本土创投的投资模式和发展路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河南真正要做的还是要改变机制体制,从奖惩激励、投资容错、考核机制等方面为创投基金松绑,让创投机构放心投、安心投。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将主动权交给市场。”李贞和还建议,河南要立足发展本土国有创投,做好存量,从资本扩充、机制创新、人才培植等方面支持本土国有创投机构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创投在河南省创业投资方面的引领、带动和示范效应,进而对细分领域和投资阶段进行资源的统筹调配。
对于创投机构本身,他认为河南本土机构有地缘优势,应依托对省内产业与企业的熟悉程度,抢先挖掘省内优质项目,配置好的团队进行培育,再将企业推向更广阔的领域。在此过程中,创投机构要不断增加自身资金实力,加大团队专业能力的培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融资能力等软实力。
已有22年投资经验的李守宇对此深有体会。
“许多创新型企业研发资金需求大、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甚至不少企业到上市时仍然亏损。”李守宇表示,在创业投资过程中,投资机构要增强自己的专业性,通过大量扎实的尽调工作了解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高胜率。创业投资是长期投资,需要时间检验,不能急功近利,对于投资机构和企业自身都是如此,要做时间的朋友。
对于河南的创投生态,他表示,全国已经有一些非常成功的经验,河南可以积极效仿与借鉴,最关键的还是要在人才引进、资金扶持、政策激励等多个方面,加大对创投基金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优质创投机构落地河南、留在河南。同时,应从顶层设计层面做基金行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河南基金行业也应更开放一些。
赵晓东则建议,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要给基金管理人和基金从业者更多包容。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得太紧,实际工作开展就会放不开,最终会降低基金本身的活跃度。同时,河南需建立完善的基金梯队,进而对不同阶段的企业进行及时发现与培育。
河南创投行业追赶脉络梳理
“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如今河南动作还是比较大的,从政策到引导基金的设立,每一步都体现出对创投的支持,从侧面也反映出河南对创投机构的需求。”这是业内某研究平台对河南当下创投环境的看法,背后是河南省创投行业去年以来的新变化——瞄准基金,奋力追赶。
2021年河南创投行业追赶时间轴
2021年4月
河南省发布《河南省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要求省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有条件的省辖市以上人民政府聚焦种子期、早期项目,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引导基金。
2021年7月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方案》《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方案》《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提出要设立总规模150亿元的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总规模1500亿元的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2021年10月
上述两只基金即宣布设立,作为迄今为止河南规模最大的引导基金,旨在招引全国优秀天使风投创投机构关注河南、投资河南。同时创建了河南省优质企业备投项目库。
2021年11月
河南省主要领导到商品交易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调研,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其中着重提出,要发展基金,完善创新链条。
2021年12月
河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关于河南省促进天使风投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有关情况汇报,强调天使风投创投基金是实现创新要素与创业企业有效结合的重要力量,是一流创新生态中的重要环节。
2021年年底
《河南省促进天使风投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及《河南省数字经济政府引导基金设立方案》《河南省生物医药新材料政府引导基金设立方案》即正式出台。实施方案从4个方面提出19项措施,力争到“十四五”末,河南省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对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