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杨霄)中国迎来AI黄金十年?12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百度Create 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称,中国将迎来AI黄金十年,进入“人机共生”的时代,AI将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底座。他预判,智能交通的加速应用落地,未来5年之内,一线城市或不再对车辆限购或限行,未来10年之内,基本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AI工具箱”降低技术门槛,为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底座
12月27日~29日,百度Create 2021在“希壤”App上召开。这是国内首次在“元宇宙”场景中举办的大会,可同时容纳10万人同屏互动。
技术革新不断解放创造力,根本价值在于各行各业的降本增效。
在大会现场,李彦宏向外界展示了百度飞桨平台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功能丰富、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已凝聚406万开发者,服务了超过15.7万家企事业单位,覆盖数十个行业,创建了47.6万个模型。
“只要拥有一些最基本的电脑操作基础,有一定文字理解能力,哪怕对算法一无所知,也能通过飞桨来设计和生成AI模型,让硬件实现智能化。”李彦宏说。
作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预训练大模型已成为 AI领域的技术新高地。不久前,百度发布了大模型品牌“文心”。李彦宏表示,从2019年开始,百度就用海量的通识知识训练大模型,文心大模型是真正能实现落地的知识增强大模型。文心通过百度飞桨平台陆续对外开源开放,已规模应用于工业、能源、金融、通信、媒体、教育等各行各业。
不仅如此,AI工具应用于生命科学,正为人类健康带来福祉。百度的生态公司百图生科,利用自己构建的生物计算平台和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成功将典型蛋白质结构预测时间,从当前业内标杆的30分钟缩短到5分钟以内。
李彦宏认为,“AI工具箱”由创造者共同搭建,理应让创造者共同使用。 “百度的使命是‘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我们提供技术平台,给没有技术资源和研发能力的机构和创造者,让大家去做擅长的事情,共同推动整个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也符合我们的初心。”
智能交通将在10年内为城市“解堵”,汽车机器人2022年亮相
核心技术的突破,将为中国AI蓄积创新势能和后劲。而在应用场景和产业实践上,尤其在智能交通领域,AI正在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李彦宏判断,智能交通技术的成熟与落地,将深刻影响国内城市未来发展。它将减少90%道路安全事故,系统化解决拥堵问题,以及通过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两项技术结合助力碳减排。该技术实现批量应用的5年之内,一线城市或将不再对车辆限购、限行;在应用10年之内,或能基本解决国内城市拥堵的问题。
有数据显示,国内94%的交通事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自动驾驶将消除人为因素。随着技术成熟,自动驾驶会比人类司机更安全。同时,智能道路系统通过“车路协同”实现交通畅通无阻。
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领域,百度也创造智能交通史上又一里程碑。
今年8月,百度发布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过往3个月,该平台已产生11.5万次服务,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之一。在大会现场,李彦宏也宣布了“萝卜快跑”的下一站:“2025年将服务扩展到65个城市,到2030年扩展到100个城市。”
此外,李彦宏还公布了集度“汽车机器人”的最新研发进展。他称,明年上半年,集度将公布首款概念车,并在2023年量产交付首款汽车机器人。集度研发的汽车机器人将拥有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贯穿“自由移动”“自然交流”“自我成长”的三大产品理念。李彦宏表示,拥有情感和智慧的革命性汽车机器人,将会带来一场出行方式的长远变革。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