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洛阳市涧西区委书记牛刚:“首创之区”是怎样炼成的?
大河财立方
2021-11-28 08:57:00
这里诞生新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段伟朵 张劭辉 文 朱哲 摄影)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兴,“一五”时期6个“共和国工业长子”先后落户在此,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此诞生;这里打造的科创小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成为全省唯一;如今,这里又提出了构建“千亿强区、首创之区、品质涧西”的奋斗目标——没错,这里就是洛阳市涧西区,古老又时尚,传统又新潮。

近日,2021(第十七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走进洛阳市涧西区,围绕县域高质量与发展新格局,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对涧西区委书记牛刚进行了专访。

图片

【印象】

这里诞生新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

传统之下蕴藏变革

走在初冬的洛阳市涧西区街头,有本地人告诉记者,这个季节必须要走一走西苑路,路边两侧遮天蔽日的梧桐树正在变黄,或许一夜之间,冬风会卷掉树叶,露出遒劲的枝干和冬日的苍凉,但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西苑路上都是“秋色宜人”。走在路上,恍惚间会遇到扎着辫子、穿着蓝色工装的女工,回眸一笑,带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特有的青春和活力。

图片

往北数第三条,与西苑路平行的是建设路。从西往东,“一五”时期建设的包括一拖、洛轴等在内的数个“共和国工业长子”就在这条路上一字排开。时至今日,涧西已经建设成为洛阳市乃至河南省、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区。

图片

有在这里居住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告诉记者,大厂附近的格局变化不算很大,辖区二号、十号、十一号街坊苏式建筑群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不少老街坊还住在其中。然而,当记者沿着西苑路一路往东,已经开通运营的洛阳地铁1号线和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3号线在牡丹广场交会,传统之下蕴藏的变革,正在勃发。

图片

走进牛刚的办公室,透过窗户,恰能看到牡丹广场所代表的涧西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提起涧西区的历史和发展,他如数家珍。

“涧西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兴,1955年建区,创造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辉煌。”牛刚告诉记者,在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涧西占21类,在这里诞生了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第一台大型卷扬提升机、第一批汽车变速箱轴承、第一台军用越野汽车,创造了不少“全国第一”。

图片

图片

【独特】

“涧西制造”助力大国重器

还要讲好“涧西工业文化故事”

正是基于涧西区独特的发展历史,其特色非常鲜明。放眼全省乃至全国,涧西区有啥独一无二的“标签”呢?

牛刚仅仅思考了几秒钟就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涧西区的独特在于,是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强区,还是全国红色工业文化旅游引领区。具体来说,除了早期辉煌,近年来,“涧西制造”分别在航空航天、国产盾构机、大型射电望远镜、量子卫星、“复兴号”高铁等领域助力大国重器。此外,涧西区坚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瞄准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与华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河南信产投等头部企业合作,加快建设涧西信息技术产业园,争取华为X86产业链等项目落地。坚持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积极与东旭集团、科大讯飞、云弧科技合作,加快建设东旭氢能电机产业园、国威科创锂电池PACK包、中科慧远总部基地等项目,抢抓氢能储能、类脑智能等产业新风口,开拓制造业发展新蓝海。

那么,全国红色工业文化旅游引领区方面,涧西区又有何特色?牛刚介绍,一部涧西发展史,就是新中国工业化历程的生动见证,“今年以来,我们着力促进文旅文创成支柱,加快建设中央党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红色工业文化特色研学游线路,与陆川导演合作打造红色工业文化舞台剧,讲好‘涧西工业文化故事’。”

图片

【优势】

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3家

是全市的人才高地

相较县域来说,市区发展基础、生产要素、发展空间等方面更有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下,涧西区目前最大的发展优势有哪些?

“涧西区的发展优势还是很多的,比如科技资源优势、创新人才优势以及区位优越。”牛刚告诉记者,全区目前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3家、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质检中心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9家、各类创新平台120家,形成了以科创小镇为主体,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东旭氢能电机产业园、卓阳耀滨产业园、中孵智慧教育产业园、清华启迪科技园为支撑的“一镇五园”科创载体,科创小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属全省唯一。先后被纳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

图片

就创新人才优势方面,全区拥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4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1人,中科院院士1人等;同时,辖区有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中小学校45所,是全市教育高地、人才高地。此外,涧西区还具有明显的区位优越,是洛阳城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和唯一的物流枢纽中心区,也是洛阳都市圈辐射豫西北、联动晋东南的桥头堡,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带重要节点区域。近年来,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涧西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投用,东方红国际陆港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为全省唯一。

图片

【发展】

打造“千亿强区”“首创之区”

抢抓副中心城市建设机遇

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如果洛阳在全省的定位是副中心,那么涧西在洛阳的定位怎样?未来计划如何抢抓机遇助推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

牛刚表示,涧西“十四五”时期在洛阳的发展定位就是“千亿强区、首创之区、品质涧西”。省党代会明确要求洛阳要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因此,涧西区必须坚定不移聚焦打造“千亿强区”目标,才能担当起应担的使命,坚持用好用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等战略机遇,坚持“结果导向、倒逼千亿”,打破路径依赖,激活发展潜能,真正推动涧西跨越式发展、指数级增长。

具体来说,要坚持项目为王,聚焦产业,用好战略机遇,建好重大项目。坚持换道领跑,重塑优势,紧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前瞻三十年重构产业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构建体系,加快构建包括实验室、创新中心、孵化中心、加速中心、协同中心等在内完备的创新体系。“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拼,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实现‘千亿强区’目标。”

牛刚表示,打造“首创之区”,就是锚定打造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创业激情的首创之区目标,不断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先行先试,没有条件就去创造条件,没有经验就去积累经验,没有标杆就去成为标杆,通过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不断推出可示范、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打造‘品质涧西’,就是回应群众期盼、建设幸福美好家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牛刚说,涧西的发展就是要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就是要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让涧西真正成为品质之区,让涧西人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

专访结束时,窗外冬日暖阳斜斜映照,风景正好。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