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杨霄 文 朱哲 摄影)今年已经48岁的冯鲁冰已经在郑州百货大楼工作了30多年,走出校门就入职郑百的冯鲁冰“戏称”:自己的简历一页就能写完。选择一直在郑百工作,一方面她很喜欢商业这份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她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那一刻店长的信任让她很温暖
“从小就对郑州百货大楼是仰视的,小时候过年能来这里买一件新衣服,是一件特别幸福和骄傲的事儿。”冯鲁冰说,怀着这份对郑百的敬仰,走出校门的冯鲁冰进入郑百,成为这里最普通的一位营业员。
刚刚工作的冯鲁冰,工作特别努力。有一次一名顾客在试衣服,她就一边帮顾客抱着换下的衣物,一边穿梭在货架中间,帮顾客挑选需要的款式。没想到的是,客户最后从她手里接过衣服时,一口咬定口袋中的现金丢失。
“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一直和顾客解释,我没有拿他的钱包。”冯鲁冰说,就在双方僵持之时,巡店店长正好路过。当时冯鲁冰才入职几个月,像她这样普通的营业员郑百有几十人,巡店店长肯定不认识她。但听了事情原委后,店长很肯定地对顾客说:“我们的员工在上岗前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我相信我的员工。”并且帮助她解决了这次和顾客的误会。
时隔30多年冯鲁冰回忆起这件事情,依然非常感慨,这件事情让她铭记以后做事要更加细心谨慎,同时也感受到了郑百这个团队的温暖。很多同学朋友都好奇她为什么不换公司,冯鲁冰说,这种家庭般的温暖是留住她的重要原因。
很幸运的是,多年之后在历任销售、采购、办公室等众多岗位后,冯鲁冰也成长为郑百的管理团队的一员,每次新员工入职培训,她都会和大家讲起这个故事,希望将郑百对员工的温暖传递下去。
将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对员工温暖,郑百的管理团队对自己却非常“抠”:出差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住酒店尽量选经济型,一般不住豪华型……节省下来的每一笔钱,都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经常逛郑百的人都会发现,这些年郑百的灯光更加明亮,天花板进行了修缮,大堂重新翻修,郑百将从自己身上“抠”下来的钱都花在了这些地方,每一点变化,都是希望消费者能有一个好的购物环境。
在帮助商家营销方面的投入也同样不遗余力,做活动、增加折扣、地推……在这些方面,郑百花钱总是非常大方,希望商家可以在这里取得好的销售业绩。
“我们的努力,也获得了商家的认可,并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冯鲁冰说。
郑百家纺区一知名品牌,在郑州多个商场撤柜调整,但毫不犹豫留下了郑百的专柜。不仅如此,在郑百66周年庆之际,该品牌还给出了最优惠的价格:比电商平台以及其他线下专柜的价格都低约20%。
商家愿意让利消费者,将差异化的价格政策给郑百,是因为在郑百这里经营,商家付出的成本低,同时,配合郑百针对商家的一系列资源倾斜,商家在商场可以取得比较好的业绩,因此,他们也有能力将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最终实现了消费者、商家、商场之间的正向循环。
当然,冯鲁冰说,不可忽视的是郑百与郑州以及国内的商场比,还有不少差距。作为一个老员工,她和同事也在通过不断地学习,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年轻,这样才能让未来的郑百更好地走入消费者的心里。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