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诗昂)将来,在郑州街头,不止能看到宇通的无人驾驶小巴,或许还能看到会主动压弯的窄体三轮或四轮车。
这种炫酷的车子,由河南坐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坐骑科技)打造,目前已经“路试”——公司微信视频号“坐骑科技”内容显示,一个封闭场地内,工程师驾驶一辆有部分覆盖件的倒三轮电动车,拐弯时车辆会同步同向压弯——来抵消车辆翻车的可能。
它类似于丰田的i road。在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期间,坐骑科技将进行样车展示。
研发主动压弯技术的目的明了了,但为什么坐骑科技要瞄准电动车三轮车、四轮车市场?
在坐骑科技看来,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国内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年销售数据,已经是汽车的3.5倍左右,这是单一交通工具品类中销量最大的;二是双轮电动车无法遮风挡雨、遇到事故时便是“肉包铁”,而俗称“老头乐”的三轮电动车质量良莠不齐,车辆较大、速度慢,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而且驾驶人往往无证驾驶。
因此,无论是从更舒适、安全出行,还是解决城市拥堵、停车难的角度看,未来窄体三轮车、四轮车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而窄体车辆底盘主动侧倾技术,则让窄体三轮车的行驶状态稳定有了可能。“技术能够将全封闭多轮车辆宽度减小到80cm~100cm,同时车速高达70km/h~110km/h,保证车辆不侧翻,集汽车的安全舒适性和摩托的灵活便捷于一身。”坐骑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研发出这项技术,坐骑科技耗时4年时间,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掌握此项技术的企业,填补了国内窄体车辆主动侧倾控制领域开发空白。
而放眼全球,该技术日前主要掌握于国际一线汽车、机车等厂家。由于几乎没有标的可以参考借鉴,坐骑科技开启了艰难的正向研发之旅。也因此,坐骑科技申请了40项相关发明专利,已经拥有其中18项,拥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经过三代样机的迭代,研发出包括窄体倒三轮车、窄体正三轮车、窄体四轮车等全车型技术方案。特别在主动侧倾控制技术方面,研发出一套成本低、可靠度高的产品方案,为产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坐骑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凭着过硬的技术,目前已经引得国外客户的关注,“国际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积极的、顺利的进展。”
责编:杨志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