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春波)漫步河南郑东新区,高楼大厦林立,龙头企业比比皆是,总部经济正在呈现独特魅力。
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当天的党代会报告中,不仅强调“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还着重提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好不好,鸟类是用翅膀来投票的;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会用脚来投票。”这句话,生动阐释了营商环境对吸引企业落脚的重要性。
五年来,河南着力提升营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总部企业的入驻。它们正在成为构建创新生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总部经济正在成为河南经济发展中的一抹亮色。
国内龙头企业加速布局河南
郑州市已认定总部企业37家
作为河南省会,郑州市的产业集聚效应正在加快释放,区域龙头城市地位迅速凸显,成为不少海内外龙头企业中原总部的首选落户地点。
9月16日,在郑州中原科技城项目集中签约现场,包括华为河南区域总部、阿里云中原研发交付中心、百度自动驾驶基地、东软华北区域总部、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有赞(河南)总部基地等项目将落户,涵盖信息技术、自动驾驶、商用密码、软件开发、文创科技等领域。
华为河南区域总部项目备受关注。在此之前,华为曾与河南信息产业投资集团联合成立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并围绕鲲鹏处理器架构鲲鹏计算产业,发展软件生态、人才培养、产业孵化和标准制定等相关工作。
多个行业龙头企业区域总部集中签约,是近五年来郑州市总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郑州市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其在交通、金融、信息、产业和人才领域的吸引力逐步释放。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五年间,来河南布局中原区域总部的龙头企业中,既有上汽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和中国五冶集团这样的大型国企,也有包括阿里巴巴、APUS、科大讯飞、海康威视、360、奇安信、华为、浩鲸科技等新兴产业龙头。
全球科技产业孵化巨头启迪科服也在2020年落户启迪郑东科技城。
今年6月7日,郑州市财政局发布信息显示,郑州市已认定总部企业37家,其中不乏中机六院、中铁七局、郑州太古可口可乐等一些行业影响力较大的企业。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郑州作为全省发展的龙头,要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增强集聚、裂变、辐射、带动能力,引领郑州都市圈紧密协作、一体发展。这显然也为郑州总部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新目标。
此外,还有一些龙头企业将区域总部选址河南省内其他省辖市,如凯美龙精密铜板带(河南)有限公司已经落地新乡,康佳集团北方总部计划落地该市,正威集团则计划在新乡建设正威新能源全球总部基地,铝加工龙头中旺集团中原总部计划落户洛阳。
据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五年,至少新增20家海内外龙头企业在河南布局全球总部。
营商环境好不好
企业会用脚来投票
“更好的营商环境,是近五年行业龙头热衷布局中原总部的关键。”河南省政府参事张占仓表示,郑州还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庞大的消费人口和人力资源供给优势。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好不好,鸟类是用翅膀来投票的;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会用脚来投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紧抓不放,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以‘环境好’体现‘制度优’、以‘硬措施’托底‘软实力’。”
近年来,为提升区域优势的内涵,河南省加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跨国公司、龙头企业总部及区域总部引进政策,鼓励更多龙头企业来豫扎根兴业。
在营商环境方面,10月12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通报了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河南营商环境指标得分80.90分,高于全国平均分(78分)。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支安宇表示,我省营商环境呈现出“四个稳步”特征:全省营商环境稳步上升、在全国位次稳步提升、全省营商活跃度稳步增强、企业满意度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2020年,河南省省辖市营商环境总体得分为83.24分、较2018年、2019年分别提升13.98分、4.39分。
对于总部企业,河南省不仅在“放管服效”上加快改革优化发展环境,还不断完善引进激励政策。
在相关政策方面,2019年,河南省财政厅、商务厅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和总部型机构暂行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认定办法,对经过认定的“地区总部和总部型机构”,分别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和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支持。
2021年7月,河南省公布了首批认定共6家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及总部型机构名单,并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资金奖励。它们包括阿维亚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凯美龙精密铜板带(河南)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中西分公司等。
根据《通知》,地区总部是指跨国公司在河南设立的、履行跨省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总部型外商投资企业。总部型机构指虽未达到地区总部标准,但实际履行地区总部相关职能的外资企业。以华润电力中西分公司为例,其位于郑州的公司总部,跨区域负责河南、陕西、青海、甘肃四省的能源项目投资开发及运营管理,管理资产规模超400亿元。
2019年11月份,郑州市发布了《郑州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总部企业自认定年度起,首次被评为世界500强的,给予一次性2000万元奖励;首次被评为中国企业500强的,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奖励;首次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励。
《办法》还提出,支持总部企业新建总部自用办公用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前提下,将总部企业用地优先纳入年度供应计划。
实际上,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国内各个重要城市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吸引龙头企业设立区域总部,主要还是希望通过总部经济的产业链和资本带动能力,吸引国内外资金、人才和技术大规模流入,并在完善区域产业链和提质发展方面带来好处。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
助推补链、延链、强链和吸引人才回流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认为,在加快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进程中,通过培育和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总部型机构,将助推河南省提升市场主体整体素质、提升区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
“具体而言,龙头企业本身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龙头企业区域总部的落地,也将有助于当地经济辐射力的提升,同时助推当地产业链补链、延链和强链。”刘荣增表示。
以被认定为地区总部的凯美龙公司为例。作为技术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制造类企业,凯美龙在河南新乡市的总部公司,不仅一举带来2.8亿美元的投资额,还因引入德国先进生产技术,进一步围绕铜深加工产业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
以上汽集团郑州基地为例,从2016年开始,上汽郑州基地几乎每年都有重大项目落地,一期、二期整车工厂、发动机工厂、上汽(郑州)数据中心……随着一个个项目选择在郑州扎根生长,一个围绕上汽乘用车的产业生态也在郑州逐步完善和持续发展。
2021年,计划总投资约38亿元的上汽集团与计算软件中心项目签约落地中原科技城,将开展云计算、5G应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建成后将是汽车行业最大、最先进的云计算软件数据中心,成为中原科技城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引领项目。
“龙头企业区域总部的落地,将在吸引年轻优秀人才回流方面提供动力支持。”张占仓表示,区域总部设立,也会带动企业产业链落地,其带来的优质就业机会,将吸引不少年轻优秀的河南人才回流,丰富河南人才类型,提升河南产业活力。
阿里云中原研发交付中心则将依托阿里云核心技术和行业影响力,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领先的研发平台,打造阿里云中部地区首个综合研发交付一体化的运营中心。据介绍,目前该项目公司总人数80余人,平均年龄30岁,员工籍贯以河南籍为主,占比94.5%,其中北上广深杭一线城市返郑人才30人,占比41.09%。
在张占仓看来,上海、深圳等地的生活成本很高,但依然吸引大量的年轻优秀人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里有优质的就业岗位和更加活跃的创新环境,如果河南也有这样的优质岗位和创业机会,相信更多年轻优秀的河南人才会选择回乡。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