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杨霄 实习生 王志新 宋千喜)中国不缺养猪高手、不缺种田高手,缺的是“养猪+做肥+种田”的复合型选手。
3年前,河南康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龙集团)创造的“百亩田千头猪”循环农业模式,荣登“中国绿色农业十大模范案例”,在国内广袤的农田进行传导、复制。
8月15日,康龙集团总经理张国民介绍,今年,公司在继续扩大循环农业产业规模的同时,着手驱动平台化发展,引入新技术加大对“智慧农业”领域的探索。这包括,新增宝丰县大营镇生态养殖项目、10万吨饲料加工厂以及为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入更丰富的产业内容等。
这幅河南版的循环农业画卷正在延展新作,正展现它的发展动能和生机勃勃。
循环农业根基是模式定型,解密康龙玩转“百亩田千头猪”
作为中国粮仓的河南,不缺农企巨头、上市公司或单品类“隐形冠军”。康龙集团却有与众不同的活法,其凭原创的“百亩田千头猪”模式,一举奠定了在国内循环农业领域的品牌地位。
“百亩田千头猪”模式如何操作?
康龙集团总经理张国民介绍,该模式的核心是以地定养、农牧结合的循环发展。简单理解,即是以50~100亩农田为单位,建一条饲养1000头生猪育肥生产线及配套粪污处理设施,粪污就地还田、消纳利用。这不仅解决了种植环节的肥料,更能修复、优化土壤。而在实操过程中,要依据当地环境、气候及土壤条件等因素对该模式做动态化调整。
据了解,“百亩田千头猪”模式的价值,是击破了规模化养殖或种植两个独立体系难以消弭的痛点。比如,大规模化养殖最大的挑战是排污处理,环保红线就是高压线;比如,规模化种植最大的挑战是降本、提质、增效以及解决长期使用化肥所产生的土地板结问题。
既然1+1>2,为什么养殖企业与种植企业不能联合起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牵涉每个区域对农业用地规划、产业链疏通、产业规模匹配、农牧类污染物处理政策与基建条件等。最直观的现实是,养殖与种植看似都是务农,却隔行如隔山。不同业种的公司必优先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如缺失地方政策“刚需”或利益动力,谁来驱动他们对循环农业的探索欲望?
“康龙集团能够创造循环模式,是创始人王世杰带领公司同时涉足了养殖、种植两个产业体系,由此形成了复合型农企的产业体系。”张国民坦言,在当前产业环境下,复合型农企对循环农业探索欲望更为现实,能耗得起精力和时间去认真探索、定型一套发展模式,深刻实践它的可复制化路径。
凭借商业模式创新,康龙集团收获了规模化发展的利益。截至目前,康龙集团拥有了集约化生猪养殖场3个,生态养殖基地1个,“百亩田千头猪”生产线120条,年可出栏生猪25万头;流转土地3万亩,建有共享农业产业园及万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有30余种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2016年,“百亩田千头猪”获得了农业农村部的高度肯定,被确定为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资源化发展模式,它代表了河南智慧晋级全国十大循环农业模式范例,入选《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
康龙集团在20年的“四级跳”,万元户、种菜大户、养猪大户、龙头农企
康龙集团能横跨养殖、种植两个领域,创造出循环农业模式,源于其创始人王世杰过人的经营胆识和创业韧性。
平顶山宝丰县是传统农业大县。1986年,18岁的王世杰在此初中毕业,成了宝丰县农机公司的一名职工。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下海潮”中,王世杰辞职了,开了一家农机门市部。每年,他能赚一两万块钱,就这样干了七八年,攒下了“第一桶金”,成了众乡亲们眼中的能人和“万元户”。
2000年,宝丰县石桥镇的170座蔬菜大棚由于经营不善,处于荒置状态。该县相关部门找到王世杰,希望他能够承包经营。
这是王世杰第一次转型。他在接手之后,到山东寿光考察,聘请专家指导,调整了蔬菜品种,每天吃住都在大棚。当年,170多座大棚盈利了30多万元。
2003年,宝丰县康龙养殖有限公司濒临倒闭,集体猪场外债达600多万元。该企业负责人找到王世杰,希望他能够接手。
这是王世杰的二次转型。在其接手5年后,康龙养猪厂生猪年出栏量从原来的1万头增长到10万头,同时,还带动发展20多个养殖专业村。2010年12月,该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河南康龙实业集团。
“左手养猪、右手种菜”,康龙集团变身复合型农企构筑了根基。但是,如何打通养殖、种植双产业的边界,使之实现利益最大化,是王世杰需要破题的方向。
2011年,康龙集团陆续流转土地3万亩,走猪、沼、菜(粮)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之路,并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延伸产业链,打造康龙品牌。
“开路”必有坎坷。在探索农业循环模式未能定型的周期,康龙集团也曾直面生死,黯然折返。2016年,该公司再提出种养循环、文旅休闲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得以涅槃重生。
王世杰的韧性和担当换来了好运气。2016年,康龙集团对“百亩田千头猪”循环模式定型,实现了以地定养、农牧结合,此后成为国内探索循环农业的先锋,先后获得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扶贫龙头企业等诸多殊荣。
——企业简介——
河南康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3月,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科普、研学教育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拥有集约化生猪养殖场三个,生态养殖基地一个,“百亩田千头猪”生产线120条,年可出栏生猪25万头;流转土地3万亩,建有共享农业产业园及万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有30余种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80余项,省级科学技术成果1项;建有河南省种猪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型科技团队、宝丰县康龙循环农业研究所等研发机构。
公司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扶贫龙头企业、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省级以上荣誉36项。
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截至2020年底,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56亿元,有效带动39个贫困村、2100户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依托康龙模式 助力精准扶贫”入选国务院“企业精准扶贫综合50佳案例”。集团董事长王世杰入选“中国好人榜”,荣获党中央、国务院“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